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把流動兒童當成城市的孩子
近日,國內首本流動兒童教育藍皮書《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fā)展報告(2016)》發(fā)布。藍皮書全面梳理了我國流動兒童教育的發(fā)展和政策演變、當前流動人口的新特征與新趨勢、流動兒童義務教育財政供給等,對各地解決流動兒童教育的政策進行了研究,并建議簡化和降低流動兒童進入公辦學校的條件,建立以流入地省級政府為主的義務教育財政供給體制。
隨著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國流動人口總量已達2.47億。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17歲以下流動兒童的規(guī)模超過3500萬人。目前的進城務工人員已跟第一代進城務工人員不同,他們不僅有留在城市生活的強烈愿望,也呈現(xiàn)出家庭化流動的趨勢。這意味著,許多孩子在城市出生并長大,今后也會一直留在城市里。把已經在城市生活的3500萬流動兒童當成城市自身的孩子,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的生存、發(fā)展和未來著想,讓他們享受無差別的公共教育,是必然之舉。
近年來,對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動兒童未按要求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10年的2.94%,成效顯著。不少經濟較為發(fā)達、外來人口流入比較大的地區(qū),比如上海、廣州等,基本已能保障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但是,中國大城市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正向學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兩端延伸,這一新趨勢值得重視。
對流動兒童而言,在學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的介入程度有待提高。作為出生后的第一個關鍵學習期,流動兒童學前教育的實際需求在城市發(fā)展中極易被忽視。一些孩子沒有合適的幼兒園上,也經常發(fā)生各種安全問題。而許多面向流動兒童的幼兒園,師資隊伍流動大,教育質量不高。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學前教育資源也可能越來越緊張。在初中后的教育階段,調查顯示接受更高階段的教育是流動兒童的主要訴求,58.2%的省內跨縣流動學生、51.8%的跨省流動學生明確希望能接受義務教育后的教育,其中有40%以上的學生明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現(xiàn)實中這一群體繼續(xù)接受教育的情況并不樂觀。
流動兒童教育不是單純的教育問題,而是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社會問題在教育層面上的并發(fā)癥。解決好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事關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務均等化,而且,在人口素質成為城市競爭力重要一環(huán)的今天,如果這部分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會影響當?shù)氐纳鐣洕l(fā)展。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流動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才能以更大的決心,用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改革性舉措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流動 兒童 城市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