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讀書>薦讀
潘岳:秦漢與羅馬,探討秦漢治理之道與羅馬盛衰之由
第一章 兩大文明
(一)秦漢基層之治
里耶古城,是秦征服楚后設立的“遷陵縣”。城很小,只有一個大學操場那么大。全縣戶籍人口不過三四千。秦朝在這里居然設立了完整的一縣三鄉(xiāng)機構,在編官吏多達103人[3]。這些秦吏組織人民開墾荒地,但畢竟山高谷深,費了牛勁才達到戶均35古畝,僅為當時“一夫百畝”通制的三分之一。稅率只有8.3%[4],相當于十二稅一,比周代的“十稅一”還少。一個縣每年新增的稅收,只相當于6.5戶人家一年的口糧。從經濟角度講,為這樣一塊土地設置這么多官吏很不值。
里耶秦簡,2002年湘西龍山里耶鎮(zhèn)出土,為秦代縣府行政檔案,內容包含中央政令、行政區(qū)劃、官吏任免、軍事物資調度、百姓欠款等縣府大小瑣事,使人們能近距離了解秦代基層政權。
但秦吏要的不是稅收??脊艑W家清理出一支竹簡,記錄了當地深山里發(fā)現的一種并非豐產的植物“枝枸”(俗稱“拐棗”),但秦吏仍認真描述了它的性狀、位置、產果情況,錄入了官方檔案。這體現了一種不遺余力探明山川物產的使命感。秦吏們一步步開發(fā)國土、編戶人民、畫出地圖交給上級的“郡”?!翱ぁ痹賹⑾聦俑骺h的地圖合并成“輿地圖”,上報到朝廷歸檔閱存。秦吏們除了促進生產,還要處理紛繁復雜的民政司法事務。秦法非常完備,小吏們必須嚴格依法工作。如每份文書都要同時抄送多部門留底查驗;如輕事重判和重事輕判,都屬于“不直”之罪,如果法條互相抵牾時,還要層層上報等仲裁。在兩千年前,就把基層行政搞到如此精細化世所僅見。
在里耶秦簡的傷亡名冊上,記載著多名小吏累死病死于任上[5]。103人的編制,長期缺額49人。但也只有這種玩命苦干的“苛政”,才能在短短14年里實現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整治山川,修建路網。秦把自己驅使得很苦,也把天下驅使得同樣苦。這些使后面幾十代人受益的基礎設施,成本卻由這一代人背負。人民犧牲之慘烈,心靈之痛苦,連天下一統(tǒng)的成就都不能撫平。歷史評價,從來不只是道理,還有感情。秦滅亡時,天下沒有人愛它。
但西漢沿襲了秦制大一統(tǒng)。開國者劉邦是個小吏,當過沛縣的亭長(相當于派出所長)。他的骨干集團大多也是小吏,蕭何是主吏,曹參是牢頭。他們最清楚帝國的基層與上層如何結合;他們最熟悉郡縣制的運作;他們最明瞭庶民的需求;他們最洞悉維系大一統(tǒng)的奧秘。所以在攻入咸陽時,蕭何不要金銀財寶,只搶奪秦廷收藏的律令、地圖和編戶冊。漢朝正是依靠這些資料才重建了中央集權郡縣制。
基層政權出天下。這是秦漢之所以能建成世界最早現代國家的原因。
(二)羅馬國家之治
和秦漢同時,羅馬崛起為地中海霸主。
秦漢與羅馬,是歐亞大陸東西兩頭大致同期的古代文明。兩者的人口與地域規(guī)模也相似。羅馬帝國晚期,其囊括的環(huán)地中海人口大致是5000-6000萬[6]。秦漢的人口(西漢末年標準)也在5000-6000萬[7]。
很多人認為,中國是黃色農業(yè)文明,希臘羅馬是藍色商貿文明,似乎從源頭就有優(yōu)劣之分。并非如此。自20世紀中期以來西方古史學界的共識是,從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后1000年的希臘羅馬都是農業(yè)社會,商貿只是很小的補充?!巴恋厥亲钪匾呢敻?,社會結構中家庭占據首位,幾乎所有人都以經濟自足為目標。大多數財富來自土地的租金和稅收。貿易規(guī)模狹小,即便商人因貿易發(fā)財,也會將所得投資于土地。真正的城市人口從不曾超過總人口5%,而且城市是作為消費中心而非生產中心存在[8]?!边@跟秦漢非常相似。
希臘出哲學家,羅馬出農民加戰(zhàn)士。羅馬大兵打遍地中海,只求退役后有塊土地種橄欖與葡萄。就像秦漢的大兵,打仗是為了日后能“解甲歸田”。
羅馬公民看不起商業(yè),貿易和金融是被征服民族才干的營生。在羅馬共和國黃金時代,商人不能進元老院。貴族征戰(zhàn)得來的財富都是購買土地搞大莊園。農業(yè)不是謀生,而是田園生活之歌。秦漢更是如此,農為本,商為末。商人很少做官,而文人的官做得再大,理想仍是“耕讀傳家”。
羅馬石棺浮雕,公元3世紀,描繪農民采集豆類、擠羊奶的情形。希臘出哲學家,羅馬出農民加戰(zhàn)士,羅馬大兵打遍地中海,只求退役后有塊土地,回去種橄欖與葡萄。
羅馬人搞不出縝密的宗教和科學,所長是工程、戰(zhàn)爭和國家治理。希臘留下的遺跡是神廟、競技場和劇場,而羅馬留下的是凱旋門、斗獸場與浴場。秦漢也一樣。關注現實、經營國家、修筑長城、發(fā)明火藥,但始終不以邏輯學與科學見長。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精神基因,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政治基因。羅馬超越希臘城邦政治,建立了憲制官僚體制與私法體系,塑造了早期的西方市民社會。英國革命時的“大洋國”藍圖有著羅馬共和國的影子;法國革命時期的羅伯斯庇爾們有著羅馬共和英雄的影子;美國參議院與總統(tǒng)制有著元老院和首席執(zhí)政官的影子。直到20世紀,美國右翼學界還在爭論,其建國原則到底遵循羅馬式古典共和,還是啟蒙運動的民主自然權利。在西方政治文明中,羅馬的魅影從未消失過。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羅馬 中國 國家 文明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