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薪火相傳憶先賢———海滄歷史名人譜”
革命先驅楊衢云:史書不曾載 墓碑無一字
歷史學家唐德剛說:“一部中國近代革命史,是應該從楊衢云開始寫的?!?/p>
這位革命先驅是誰?他為什么長眠在一座無字碑下?他為什么鮮見于史書?
楊衢云(1861—1901),近代民主革命家,香港興中會的首任會長。祖籍海澄縣三都(今廈門市海滄區(qū)霞陽村)。年少的他曾任香港圣約瑟書院教員、香港招商局船務書記長、英商新沙遜洋行副經理等職。楊衢云對中國人飽受洋人欺侮的社會現(xiàn)實有著深刻的切身感受;中法戰(zhàn)爭的屈辱求和,讓他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深感失望。行俠好義的楊衢云心里悄悄埋下了革命的種子,立志“急起圖存”,救民眾于水火,救國家于危難。
光緒十八年(1892年)2月,楊衢云、謝纘泰等具有較多西學知識的熱血青年,在香港炳記船務公司創(chuàng)立了輔仁文社,楊衢云為社長,以開通民智、研究新學、討論時政、倡導愛國為宗旨,為旅港國人新學團體之濫觴。之后三年,輔仁文社的宗旨與時俱進,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初創(chuàng)的“啟民智、治新學、倡導科學救國和愛國思想”;二是“驅逐韃虜,恢復華夏”的革命思想;三是“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革命升華,直到1995年并入香港興中總會,完成其歷史使命。
1892年,楊衢云在香港結識了孫中山,經常一起討論救國大計,提議組織興中會,楊衢云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思想對孫中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895年2月,孫中山邀輔仁文社楊衢云等商議廣州起義、組織聯(lián)合事宜,21日,楊衢云與孫中山達成聯(lián)合協(xié)議,成立興中會總會,設機關于香港中環(huán)士丹頓街13號,用“乾亨行”名義作掩護,輔仁文社的部分會員成為香港興中會總會的會員。這標志著輔仁文社和檀香山興中會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向新的歷史階段。
香港興中會的成立,使革命從紙上談兵轉化成行動。從1895年春季開始,興中會開始籌備廣州起義的工作。孫中山在興中會廣州分會指揮軍務,楊衢云在香港總會籌措軍費槍械。10月10日,興中會召開會議,討論廣州起義后成立臨時政府等問題,會上,楊衢云被推選為“合眾政府首任總統(tǒng)”。
第一次廣州起義因事機不密而失敗,楊衢云、孫中山同被通緝。楊衢云經新加坡前往南非。抵達南非后,楊衢云積極聯(lián)絡華僑,宣傳革命思想,秘密發(fā)展同志,并在約翰內斯堡和彼得馬里茨堡建立了興中會分會。
1900年1月,楊衢云返回香港,辭去香港興中會會長職務,同時推薦孫中山出任。10月,孫中山、楊衢云等領導發(fā)動惠州起義,由于起義軍糧械失繼,遭清軍優(yōu)勢兵力圍攻,惠州起義失敗。楊衢云再次遭清政府通緝,懸賞3萬兩白銀。這時,不少革命同志都勸其出洋暫避,但楊衢云慨然道:“男兒死則死矣,何避為?吾寧授徒以養(yǎng)妻子,不忍虛靡公款,抑吾入行革命,亦久置生死于度外矣?!?/p>
1901年1月10日,楊衢云正在寓所授課時突遭槍擊受重傷,次日身亡。經查,乃兩廣總督德壽派刺客行刺,主謀者乃廣東管帶巡勇知縣李家焯等。楊衢云殉難后葬于香港跑馬地香港墳場,友人擔心遭清廷掘墳毀墓,墓碑不著一字,只刻有編號:6348。
觀其一生,楊衢云是最早提出在中國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人物之一。為了實現(xiàn)共和國理想,他與孫中山聯(lián)合組成香港興中會總會,參與領導和發(fā)動了兩次武裝起義,對興中會的事業(y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流血犧牲,奮斗至死。楊衢云的一生,是不斷追求進步,與孫中山并肩戰(zhàn)斗,為推翻清王朝封建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奮斗終生的。
由于楊衢云犧牲過早,尤其是國民黨因“正統(tǒng)”思想而過于貶低楊衢云,“抑楊(衢云)揚孫(中山)”,因而他的功績鮮為人知,對他的評價也欠公允。但海滄人民沒有忘記這位開民主革命之先的鄉(xiāng)賢,他的銅像矗立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qū)霞陽村村口的公園里。讓我們記住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評說楊衢云的一句話——與孫文同倡義,為清吏所殺。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qū)政協(xié)供稿)
矗立在海滄區(qū)霞陽村口的楊衢云銅像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楊衢 衢云 文慶 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