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若 瑜:教育要減負 更要科學轉型
作者:若 瑜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教育需要的是科學轉型,而不是簡單的減負。
減負的話題再一次刷屏,這一次坐不住的是南京家長和浙江家長。因為教育部門要學校減負,南京家長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變成身心健康、開心快樂的“學渣”。而浙江家長則擔心因為9點之后學生可以拒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亂了分寸。
每個家庭對于教育都有各自的焦慮和茫然,但有一點是統(tǒng)一的——對減負有深刻的體會。
直截了當?shù)卣f,如果沒有科學周密的設計,教育減負很可能是個偽命題。學習不亞于翻過一座又一座高山,攀登的過程中當然會有樂趣,但要把人類幾千年積累的龐雜知識裝進孩子的小腦瓜,本來就不是輕松的事情。跟純玩比起來,學習一定會有壓力,一定會有負擔。
若干年來,學生和家長們抱怨所謂的教育負擔,絕不是這些在學習中一定會有的壓力,而是不合理教學方式帶來的重復刷題、死記硬背。真正的解決之道不僅是減負,而是推動教育轉型和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借助新技術因材施教,暢通渠道廣納人才。教學方式和招考方式轉型了,不必要的負擔自然就沒有了。
然而,減負這個詞一出現(xiàn),實際操作中似乎就偏離了正軌,導致現(xiàn)在教學方式不改變,招考方式不改變,非要強行減負。教育部門和學校只能揚湯止沸,在看得見的地方做文章,壓縮作業(yè)、壓縮在校時間,但學生該學的內(nèi)容一點都不少,只好讓家長承擔起教學任務,讓課外培訓機構承擔起教學任務。
減負減到現(xiàn)在,學校倒是3點半放學了,可孩子和家長們奔波在培訓班的負擔更重了;學??荚嚊]了,作業(yè)沒了,但培訓班的各種練習、考試、選拔反而更多了。
說到底,教育需要的是科學轉型,而不是簡單的減負。一味追求減負,對國家現(xiàn)有教育資源也是一種浪費:我國每年投入的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超過3萬億元,擁有一支1600多萬人的專職教師隊伍,其中小學、初中、高中階段老師加起來超過1000萬人。但是,因為減負,學校老師早早放學,作用沒有充分發(fā)揮,家長們反而還要花更多錢,去校外培訓機構為學生加碼,讓商家賺錢。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lián)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在這份被業(yè)內(nèi)稱為“減負30條”的文件中,提到的還是學校、培訓機構、家長和政府的責任。文件提出了學校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均衡編班配備師資、嚴控書面作業(yè)總量、科學合理布置作業(yè)、堅決控制考試次數(shù)、采取等級評價方式、限制競賽評優(yōu)活動、合理使用電子產(chǎn)品、建立彈性離校制度、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實踐鍛煉等諸多方面內(nèi)容;要求校外培訓機構要依規(guī)登記誠信經(jīng)營、嚴禁超標培訓、嚴格教師聘用、嚴禁與升學掛鉤、控制培訓時間,建議家長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guī)律,嚴格對孩子的管理,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跟風報班。
如今,一年快過去了,學校的確按時3點半放學了,而且留的作業(yè)更少了,老師也不進家長群了,但家長該報班報班,培訓機構該賺錢賺錢,學生負擔還是沒有減下來。沒有教育科學轉型,減負就無從談起。
再設想一下,如果應用了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合理的課業(yè)負擔會減下來嗎?
在北京有所中學,他們實行“作業(yè)會商制度”和“作業(yè)公告制度”,普遍采用分層作業(yè)與彈性作業(yè)模式,師生共同探索出自選作業(yè)、分層作業(yè)、自編自測作業(yè)、創(chuàng)新性作業(yè)等辦法,把枯燥的作業(yè)變成了自檢自測的過程,學生接受度非常高。這里還開展走班授課、分層授課,實行年級加書院的教學管理方式。課程和教學彈性加大,更有選擇性,滿足學生個性化要求。最新的大數(shù)據(jù)技術也被引入課堂,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數(shù)據(jù)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掌握學生群體和個人的知識及能力水平,更加精準地教學和輔導,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建立科學的反饋評價模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促進他們主動學習。
這些教學方式的改革,比單純的減負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目前雖然并不完善,卻是值得嘗試的方向。(若 瑜)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減負 學生 作業(yè) 教育 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