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普及急救常識,用技能托起愛心
提高全民急救意識與急救技能,應將自救互救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
作者:譚敏
假如一個人在你面前突然倒地,神志不清,心跳驟停,應該怎么辦?相信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跟我一樣,一定是撥打120,然后等待救護車的到來。殊不知,醫(yī)護人員到達時,大多已經(jīng)錯過了急救的“白金十分鐘”。只有提高大眾的急救意識和急救能力,才能在突發(fā)的自然災害、事故和急癥發(fā)生時,更好地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每年的10月10日是“急救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助活動日”,在剛剛過去的第七屆活動日上,全國不少地方都舉行了各種活動,向廣大市民普及自救互救及心肺復蘇、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解除呼吸道梗阻以及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技能知識。這說明急救意識與急救技能正在逐漸引起重視和普及,值得慶幸。
目前,我國在急救意識和急救技能的普及上存在著短板。從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上來看,我國急救普及率不足1%,只有在大城市的某些人群可以達到5%~10%,與國外25%~70%相比,差距很大。有研究表明:我國院外心臟性猝死生存率不到1%,而國外先進水平可以達到10%~30%。這也跟急救技能的普及不足有很大的關(guān)系。心跳呼吸驟停病人,在4分鐘能得到心肺復蘇救治,存活率可達50%;4至6分鐘內(nèi)救治,存活率有10%;超過10分鐘,病人幾乎救治不了。遺憾的是,操作并不復雜的心肺復蘇術(shù),普通人會用的極少。作為心臟急救器械中的“傻瓜機”,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能成倍提高心肺復蘇搶救成功率??墒牵@一設(shè)備目前在我國的普及率非常低,僅有首都機場、上海一些地鐵和極少數(shù)的奧運體育場館里有。而因為很少有普通民眾會用,這個儀器的使用率幾乎為零。
在遇到突發(fā)事故、災害和急癥患者時,不少人都會挺身而出,但是,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急救技能的缺乏,可能讓愛心與善意力不從心。忙亂中采取了錯誤的施救方法,非但救不了人,還可能導致傷病患者病情雪上加霜,好心辦壞事,甚至危及到自身安全。比如,需要平躺的骨折患者,也許在送醫(yī)院的過程中會加重病情;腦溢血的病人,因為搖晃而加重出血;每年夏天也都會發(fā)生為救溺水者而自己遇險的不幸。由此可見,急救技能和急救素養(yǎng)對于個人、他人和社會來說都至關(guān)重要,具備一定的應急急救常識和技能,也是國民素質(zhì)和文明程度的體現(xiàn)。
提高全民急救意識與急救技能,應將自救互救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除了利用大眾媒體做好宣傳之外,還應該對警察、司乘人員、服務員、保安等最容易面對急救狀況的重點人群展開培訓。日前,廣州應急志愿服務聯(lián)盟首次招募167名應急服務志愿者,接下來還將對志愿者進行統(tǒng)一的培訓、演練與考核。通過志愿者來擴大急救力量,也是很好的辦法。
急救意識不妨從小培養(yǎng),可以在學生中開展應急急救常識培訓。事實上,在全國“兩會”上,已有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出過應將自救互救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的建議。這一建議在一些地方也已有實踐。《義烏市編中小學應急救護教材》已于本月起在義烏各中小學投入教學,并將作為學生期末考試的內(nèi)容。希望越來越多的地方能加入進來。
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生命安全體驗館和應急訓練基地,定期舉行各種活動,讓更多民眾能夠通過親身體驗,學會急救常識。只有普及急救技能,愛心才能有序綻放。(譚敏)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普及急救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