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朱德群帶走留法三劍客時代
不忘故土
“我覺得自己越來越中國了”
偏愛南唐后主李煜,也喜歡杜牧、張繼、陶淵明,詩的意境啟發(fā)了他繪畫的靈感。
“生活很簡單,很嚴肅,也很單純,也不善于交際,不喜歡出去,喜歡安安靜靜地在家。”這是董景昭描述中的朱德群。
在法國的家里,朱德群與妻子一直堅持讓孩子說中國話。朱德群對唐詩宋詞的偏愛讓其也不放過對孩子的早教。兒子以華、以峰小時候,朱德群就讓他們背短的絕句。朱德群偏愛南唐后主李煜的詞,也喜歡杜牧、張繼、陶淵明。董景昭稱朱德群不止一次地說起,是詩的意境啟發(fā)了他繪畫的靈感。
隨著年事增長,朱德群對肖峰說,“我覺得自己越來越中國了。”盡管從1955年就離開故土遠赴巴黎,但朱德群始終把祖國看成自己永遠不能忘卻的故鄉(xiāng)。
肖峰向記者回憶,朱德群家中擺設幾乎多為東方風格,屋中掛滿了書法和水墨畫。
東方式的溫情也更多地惠及中國美院的師生。當年老校長林風眠到巴黎辦畫展,朱德群親人般的禮遇讓林很是感動。當聽說自己的恩師吳大羽沒有顏料畫畫時,他便托人寄顏料給吳,“我記得吳大羽曾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帝造就了朱德群,”肖峰說。
中國美院在法國的三個畫室一旦有開幕活動時,朱德群和趙無極也會積極參加。巴黎堵車,“他倆分別坐地鐵過來。有時候提前了兩個小時,朱德群就在附近喝咖啡”,這些瑣碎的往事都讓肖峰唏噓不已。
然而在肖峰那還是有遺憾,那便是朱德群沒有像趙無極一樣能在美院開講習班。1983年朱德群返回故鄉(xiāng)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訪問,此后多次回到北京、杭州,“當時他說,‘我下定決心了,要不斷地回到東方,到臺灣、大陸來。’我也多次邀請他開講習班,但都一次次地錯過。”
朱德群作品
左手學術,右手市場
朱德群的作品有著自己的獨特基因:既注重西方油畫色彩的表現(xiàn)力,又將中國文化的“寫意”觀念注入其中,獲得了色彩絢爛而意象豐富的藝術風格。吳冠中曾說,“朱德群畫面的主要構成因素是‘動’,每幅畫都是運動的和聲,作者將他運動的節(jié)奏之美統(tǒng)一在和諧的色調之中,讓人隔著水晶看狂舞而聽不到一點噪音,粗獷的力融于寧靜的美。” 朱德群不僅在學術界備受追捧,也是拍賣場上的寵兒。去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的一場拍賣中,他創(chuàng)作于1963年的《無題》以7068萬港元成交,刷新了其個人拍賣紀錄。
《景昭畫像》:東方的《蒙娜麗莎》
1956年4月,朱德群為妻子董景昭創(chuàng)作了這幅畫像。曾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的“國家春季沙龍”展覽上獲得過銀牌獎。2010年的朱德群回顧展也展出了這幅作品,展覽開幕前夕,朱德群好友吳冠中前來參觀,稱贊這幅畫是東方的《蒙娜麗莎》。中國美術學院老院長肖峰向記者透露,朱德群曾不無詼諧地說,這幅畫是自己的幸運星,“從此以后我的藝術就發(fā)達起來了。”
《綠色的活力》(圖為局部):確立自己的藝術語言
在打通中西界限的過程中,有一位藝術家對朱德群至關重要——倫勃朗。1969年,阿姆斯特丹國力博物館舉辦紀念林布蘭逝世300周年展,朱德群也去了。他長久地站在《夜巡》一圖前,為畫作中的強烈光線所震撼。朱德群自此有意無意地將宋代山水畫大師作為靈感,將水平線拋在觀看者之后,“繪于1982年的《綠色的活力》便是其中的代表,”法國策展人、藝術評論家戴浩石曾指出,“在斯塔爾和倫勃朗之后,朱德群完全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語言,永遠將抒情發(fā)展到極致,自由的書法、韻律、色彩表現(xiàn)得游刃有余。”
《無題》(1963):朱德群最貴的畫作
在國際拍場上,朱德群和趙無極的畫作同樣受到藏家關注。在前天發(fā)布的《2014雅昌·胡潤藝術榜》中,朱德群以2013年2.83億的總成交額位于最貴藝術家榜單的亞軍。在眾多被資本追逐的畫作中,目前的最貴紀錄依然由該幅作品保持。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這幅作品以7068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藝術家個人成交紀錄。
在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門負責人張丁元看來,上世紀60年代是華人抽象繪畫最關鍵的年代,這件作品恰好反映了華人抽象繪畫的特點:在風格上反映了傳統(tǒng)中國繪畫的呈現(xiàn),但在色彩上卻是西方藝術的感受。
編輯:付裕
關鍵詞:朱德群 中國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