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校園作揖禮,也是防控禮儀
隨著各地中小學逐步有序復課,如何讓活潑好動的孩子適應衛(wèi)生防控要求,不同地方探索新舉措。據(jù)報道,浙江衢州衢江區(qū)的117所學校就把作揖禮納入教學內(nèi)容,要求上下課期間,師生見面、學生打招呼等都要行作揖禮,目的是讓師生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在握手成為壓倒性主流禮節(jié)的當代,延綿了幾千年的古禮,因著防疫要求,今年春節(jié)后在不少地方被重新提倡,近日又在衢江區(qū)的學校里復活,首先也算得上是一種文化傳承。看著學生們似模似樣地相對一揖,感覺頗為新鮮有趣。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病毒,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學生們年紀小、自制力略差,校方推廣作揖古禮以保持距離,也算是用心良苦,讓校園防控多了一分儀式感。衢州作為孔氏南宗家廟所在地,2018年就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為口號推介過作揖禮,此番大概亦可算作因勢利導。
有些較真的網(wǎng)友也發(fā)出質(zhì)疑,例如老師指導時是不是嚴格區(qū)分了“吉拜”和“兇拜”,學生們有沒有被影視作品中的抱拳禮或江湖手勢帶歪?也有些比較實際的疑慮,諸如手里拿著書本怎么作揖,疫情結束以后還改不改回來之類。更有一些聲音質(zhì)疑此舉是形式主義,因為國人并不像國際友人那樣熱衷于擁抱和貼面禮,同學老師之間握手也并不多見,推廣作揖,還不如保持原來鞠躬行禮來得便當。
其實,只要別把作揖禮搞成新的學習壓力,著重于保持社交距離的內(nèi)核,就并無不可。傳統(tǒng)文化需要弘揚,作揖禮在當下也有“少接觸”的現(xiàn)實意義,平和看待就好。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不管以什么方式,讓老師和同學們最大程度免于傳染的風險才是硬道理。(張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作揖 禮,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