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牛津藏航海圖實證明末泉州海絲大港地位
約翰·塞爾登
1687年詹姆士二世令宮廷畫師為沈福宗畫的像
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
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藏明末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局部)
在12月8日于福建泉州舉行的“海絲文化與泉州印象”學術研討會上,廈門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中國唐史學會會長鄭學檬教授展示了一張收藏于牛津大學、尚不為藏界所熟知的中國古代彩色航海圖(《塞爾登中國地圖》)。這張航海圖直觀呈現(xiàn)了明末閩南人的航海成就,其重要意義和價值堪比《鄭和航海圖》,填補了古航海地名研究領域的空白,是“首張中國航??倛D”、中外航海史上“石破天驚的發(fā)現(xiàn)”——
這張1659年由英國律師、東方學家約翰·塞爾登捐贈給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中國古代彩色航海圖,曾經在該圖書館里“沉睡”了350年。
大連海事大學航海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光圻教授認為,它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中國和世界古代航海史以及經濟、貿易、地理有重要意義。這比《鄭和航海圖》的發(fā)現(xiàn)更有價值,因為《鄭和航海圖》已載于明人茅元儀輯錄《武備志》中,而這張圖被打入牛津大學“冷宮”中,數百年來無人問津,它的發(fā)現(xiàn)有很多偶然性。
在這張古航海圖上,泉州的東南部明確繪有澎湖列島的圓形,并標注為“彭”。在澎湖之東,準確繪出了臺灣本島,并標注有明代初期臺灣古地名“北港”和“加里林”。海洋學者梁二平認為,《塞爾登中國地圖》應為最早繪出澎湖列島與臺灣島位置的中國古代海圖。
鄭學檬教授稱,該圖表明,泉州市不僅在宋元時期就很出名,到明代末年也是聞名天下;泉州是重要貿易樞紐,是東西方貿易轉變時期關鍵城市,泉州港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
該航海圖上標有羅盤圖和比例尺,涉及很多航海知識。專家推測它的繪制者是中國人,因為圖中所有地名、說明都是中文,航海線路也依據中國航海記錄繪制。
據悉,在專家學者的建議下,牛津大學開始重視這張古圖,斥資數萬英鎊對其進行了修復,現(xiàn)在它已成為牛津大學圖書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那么,約翰·塞爾登是如何收藏到這張古代航海圖的,圖上的注釋是誰寫下的,這張航海圖背后有什么傳奇故事?讓我們一一解讀。
華人繪制古航海圖被發(fā)現(xiàn)
2008年1月,在牛津大學任講座教授的漢學家卜正民,意外“邂逅”了這張古航海圖。牛津大學圖書館藏明代彩繪本航海圖,紙本設色,縱1.5、橫1米,約翰·塞爾登舊藏,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從東印度公司駐萬丹商館人員手中購得。此圖并非簡單勾勒中國海岸線,而是具體標示南中國海當時的貿易航線。它們都從泉州啟航,然后分別航行到東亞各地。卜正民認為,這張航海圖的作者應是明代定居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的福建商人。
史載,明代晚期明朝政府開始取消海禁,每年有10萬中國人離開福建,到東南亞做生意。他們主要去爪哇島、馬尼拉等地,向歐洲人銷售中國紡織品、家具、瓷器和紙墨。實際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間的區(qū)域性貿易網絡已經形成。接著,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陸續(xù)到達東南亞,在主要海港設立貿易站點。此后,中國商人生產更多的商品出口,出口業(yè)受到國外需求的極大推動。
這張航海圖充滿歐洲元素,邊上還有手寫的注釋。而和其他明代海圖最大的區(qū)別是,這張圖的中心不是中國大陸,而是南海,涉及區(qū)域西抵印度洋,東接香料群島,南鄰爪哇,北望日本,南部沿海、東亞和東南亞的海面與島嶼幾乎占了航海圖的一大半。
該航海圖原藏家約翰·塞爾登從小家境貧寒,通過努力成為律師。他在英國議會負責出口事務,并對收藏東方古物有興趣,這張航海圖是從一位在萬丹從事貿易的福建商人手中收購的。當初用作包裝紙,連同中國貨物一起賣給了萬丹商館的英國人。1654年塞爾登去世。他的東方收集品于1659年捐獻給牛津大學圖書館,航海圖就以收藏家的名字命名,稱為《塞爾登中國地圖》。
首個到英國的中國人
沈福宗為航海圖注釋
江蘇南京名醫(yī)之子沈福宗是史料記載的第一個到達英國的中國人,他信仰基督教,是比利時傳教士柏應理的得意門生,曾幫牛津大學圖書館整理館藏的中文文獻。牛津大學圖書館首任館長托馬斯·海德對東方文化很感興趣,致力于學習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波斯語等東方語言,正是他邀請了沈福宗去圖書館短暫工作。
沈福宗1681年隨柏應理從澳門出發(fā),歷經周折到達歐洲。1683年9月,柏應理使團先赴法國,在凡爾賽宮晉見法王路易十四,游說法王派傳教士去中國。沈福宗在路易十四面前,展示了孔子像,用毛筆表演書法,在巴黎引起轟動。訪法后,柏應理與沈福宗到羅馬覲見教皇英諾森十一世,并呈獻400余卷傳教士編纂的中國文獻,成為梵蒂岡圖書館最早的漢籍藏本之一。中國學人在法國和羅馬的訪問引起英國人的注意,便有了柏應理和沈福宗應邀訪英之旅。
沈福宗于1687年到達英國牛津。海德對亞洲語言頗感興趣,就請沈福宗教他漢語。沈福宗學過拉丁語,也會一點法語和英語,他之所以在塞爾登地圖上寫下注釋,那是在教海德如何讀懂地圖上的中文地名。
航海圖實證明末泉州港重要地位
東亞海上貿易分為東洋和西洋兩大航線。東洋航線行至呂宋、蘇祿和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而西洋航線則經印度支那沿岸和馬來半島,遠達爪哇島西岸萬丹。最繁盛的貿易在泉州和馬尼拉之間進行,美洲白銀在那里大量易手。在西洋航線方面,萬丹港后來居上,逐漸取代咬留吧(今雅加達)。《明史·外國列傳》爪哇條和張燮《東西洋考》稱萬丹港為“下港”,《塞爾登中國地圖》則稱為“順塔”。萬丹不僅大量生產胡椒,而且成為來自印度洋、印尼群島和南中國海的商品集散地。1567年隆慶開關后,萬丹港成為福建海商西洋貿易航線的終點碼頭。
本文解讀的這張明末彩色航海圖所繪航線,都是從泉州出發(fā),揭示了古代泉州港在海外交通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古代泉州經貿發(fā)達,聞名世界。這張由華人繪制的航海圖清晰地標識了自泉州為起點的東亞海上貿易東洋和西洋兩大航線的諸多地名,填補了古航海地名研究領域的空白,意義重大。另一方面,該航海圖的發(fā)現(xiàn),為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的論點提供了珍貴實證,進一步拓展了海絲文化的廣度與深度。
明代以降,泉州與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經貿交流頻繁,關系密切,明末航海圖內涵豐富,見證了完善而發(fā)達的閩南海外貿易網絡,為研究古代泉州海外交通史、經貿史和華僑史打開了新的視角,開辟了新的途經。鑒于此,有識之士建議,泉州有關文博單位、科研機構和部門應盡早將這張明末航海圖進行復制,并開展挖掘探索和研究保護,使具有重要考古和文獻價值的相關文物融入泉州海絲文化研究體系,讓更多的人認識泉州,讓古代航海精神和海絲文化連接世界、萬代流傳。
編輯:楊嵐
關鍵詞:航海圖 泉州 中國 牛津大學 牛津藏航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