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劉半農(nóng)的攝影生涯
劉半農(nóng)之子劉育倫對父親自己做照相機一事記憶猶新:
小時候我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父親教我們攝影了。父親非常喜歡攝影,當時我們家里有暗室,可以自己沖洗照片。父親曾經(jīng)自己給我們做過一個照相機。那個照相機不像現(xiàn)在的照相機,是拿硬紙殼做成的,鏡頭也不是玻璃的,而是一個針孔,利用針孔來成像。照相機是怎么做出來的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們小孩子晚上早早地就睡覺了,他經(jīng)常自己一個人在屋子里搗鼓。那種照相機當然是十分簡陋的,但是也能照出相片來。
那時候我們住在大阮府胡同,他和我們幾個孩子興高采烈地拿著照相機去到院子里。對著靜止的事物,打開快門,過個二三十分鐘關上快門,照片就算照好了。那時候膠片也不像現(xiàn)在的膠卷,是一張一張往外抽的,我也說不大清楚。后來在照相館里還用這種照相機。
2000年上半年,劉育倫電話告知江陰市博物館館長唐漢章,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批社會名流寫給父親劉半農(nóng)的書信被發(fā)現(xiàn)存于人民大學。據(jù)劉育倫回憶,最初這些信是由他收藏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劉育倫家從北京遷至東北,于是把書信存于岳母家中。但是“文革”期間,其岳母遭到抄家,書信被擱置于北京市某派出所。他推測,可能是派出所交到人民大學統(tǒng)戰(zhàn)部的。在劉半農(nóng)子女的請求下,中國人民大學同意將這批史料交給江陰市劉氏兄弟紀念館保管。
在徐悲鴻寫給劉半農(nóng)的5封信中,主要是想委托半農(nóng)先生將其畫拍成照片,參加德國柏林某著名雜志舉辦的美術作品展。這些書信有的只是一些留言紙。原因大約是劉半農(nóng)在北大時,平時有課才會到學校,因而即便在同一學院教書的朋友,平時也很少見面,于是用留言互相交流。可證明劉半農(nóng)當時的攝影特長在北京大學同事中已經(jīng)有了名氣。
藝術教育家王森然先生評價說:“先生生平勇于任事,所見皆足珍貴,其美術攝影中詩意之濃,為一般攝影家所不及”。正是出于劉半農(nóng)“勇于任事”的性格,在中國第一個知識分子攝影團體———光社發(fā)展的關鍵時刻,臨危受命擔起了光社領軍者的重擔,直到光社的燭光熄滅。
編輯《光社年鑒》
加入光社后,劉半農(nóng)參加了光社的第四、第五次作品展覽。第七次展覽他有25幅作品參展,1932年的影展有26幅作品參展。劉半農(nóng)很快就成為北京攝影界的活躍分子,在攝影圈中頗負盛名。光社也因劉半農(nóng)的學術地位而再次引起輿論關注。
劉半農(nóng)加入光社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籌劃以年鑒的形式編輯出版社員的攝影作品集。1927年、1928年的兩集年鑒都是由劉半農(nóng)親自編輯,同時主筆撰寫序言。自古以來國學著作,有通史、有通鑒,唯這“年鑒出自西方”。光社年鑒更是中國最早出版的攝影年鑒。
《光社年鑒》第一集,是光社1927年第四次公開展覽的社員作品集,于1928年1月1日出版。北京光社第四次影展后,參加影展的16人各自選出攝影作品2至5幅,共56幅,收入當年的年鑒。16開本銅版精印1000冊,年鑒中刊有劉半農(nóng)寫的《序》,陳萬里撰寫的《小言》和汪孟舒的《北京光社小記》三篇文章。三位文章作者分別就自己的觀點陳述了辦社宗旨和光社歷史,內(nèi)容要點有所不同。
1928年第五次影展后,由劉半農(nóng)、老焱若、鄭穎蓀、周志輔4人擔任審查員,從15位社員的展品中評選出68幅攝影作品,編輯成《光社年鑒》第二集,于1929年1月1日出版,也印行1000冊。第二集比1928年出版的第一集,在內(nèi)容上又有所擴展,文稿除劉半農(nóng)的《序》外,還有兩篇長篇討論攝影技藝的論文。一篇是社員王琴希的《攝影用干片速度之變遷及其與顯影液關系之研究》,另一篇是劉半農(nóng)《沒光棚的人像攝影(半農(nóng)談影之余)》。似乎還在體現(xiàn)光社“研究”的宗旨。必須附帶說明,出版第二集年鑒的時候,北京已經(jīng)改成了“北平特別市”,如此情況前后兩集年鑒的名字也留下了歷史的痕跡。
《光社年鑒》選刊的作品,完全出自光社社員之手。編印也是社員利用業(yè)余時間完成。1912年,劉半農(nóng)中學畢業(yè)后只身前往上海謀求職業(yè)。經(jīng)過朋友介紹,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時事新報》和中華書局當編輯,所以編輯出版工作由他擔當最為得心應手。書的扉頁上,署有劉半農(nóng)的大名和頭銜,以他當時在文壇的地位和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影響,也給年鑒增色不少。這是有史以來中國出版的第一部攝影藝術年鑒。1929年第二集出版之后,光社的活動也就逐漸減少,社員也有不少離開北平,所以《光社年鑒》前后只出版了兩集。
兩集《光社年鑒》的銷售,頗值得一提。第一集出版后,當年就賣出800余冊。嚴格地說,光社成員大多數(shù)是薪俸階層,當年教授的薪水雖然比底層工薪者高出百倍,但在北京要租住公寓、養(yǎng)家購書、往來應酬等開銷,清貧終為本色,與后來上?!叭A社”不能相比。上海華社成員中有一些富裕的商界大佬,如經(jīng)營化學染料的商人張珍侯、《時報》發(fā)行人黃伯惠等,對華社都有資金支持。
《光社年鑒》照例刊登廣告外,在發(fā)行銷售上,可以看出他們經(jīng)營有道,編者聲明:“每集限印1000部,賣完不再添印,定價視存書之多少為標準,存書愈少,則定價愈昂。”每冊均有編號,前200本非賣,供社員用。如此下來,第一集的銷售,最后還小有贏利,還提高了年鑒本身的收藏價值。其實他們是學習了書商的銷售辦法和現(xiàn)代市場原理。這兩本年鑒是中國最早的攝影藝術作品選集,隨著年代的推移,它對中國攝影藝術發(fā)展的影響和保存早期攝影藝術作品,越來越顯示出其歷史意義和文獻價值,已經(jīng)成為研究中國攝影藝術史和中國近代文化史的重要資料。
北京有位熱衷收藏古舊攝影文獻的先生,叫趙俊毅,他不僅收藏有全套《光社年鑒》,并且還注重在民國舊報刊中尋找攝影史料。不久前他告訴我:在1927年11月27日《世界畫報》第112期刊載了張學良預訂《北平光社年鑒》的親筆信。信是寫給北京真光攝影社的,稱“內(nèi)寄現(xiàn)洋票兩圓,將光社年鑒請分神代訂一本”,信是張學良從保定行轅發(fā)給北京真光攝影社老板的,也可以推斷,這一舉動也許是經(jīng)過策劃的營銷手段,因為張學良不僅一直在背后支持一些北方攝影家,如張印泉、馮武樾等人,還給《北洋畫報》等一些娛樂報刊以資金支持。有多種文獻材料足以證明《光社年鑒》的發(fā)行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強大的影響力。
《光社年鑒》的社員作品均以姓氏筆畫排列,不分尊卑幼長,體現(xiàn)了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西方民主思想和藝術上的平等精神?!豆馍缒觇b》的出版,為中國攝影文化保存了發(fā)展初期的歷史面貌,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編輯:楊嵐
關鍵詞:攝影 劉半農(nóng) 中國 劉半農(nóng)的攝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