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詩歌的復興,傳統(tǒng)的繼承
■編者按:
日前,中國南社文史館在蘇州成立。南社是1909年成立的文學社團,其創(chuàng)始人柳亞子、陳去病、高旭、蘇曼殊等更是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詩人,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值得研究和保護。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歌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學習出現(xiàn)了繁榮局面:詩詞大會熱播、詩歌網(wǎng)站如雨后春筍,詩歌吟誦活動成為文化熱點……詩歌復興也標志著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得到新的發(fā)展和繁榮。為此,近日本報采訪一些作家和學者,請他們談談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有關中華文化復興的話題。
中國詩歌傳統(tǒng)從未間斷
“中國是詩歌大國,自古至今,我們的詩歌傳統(tǒng)從未間斷!只是詩歌的形式在不同的時代發(fā)生著變化?!痹谡劦街袊姼璧臍v史文脈時,中國作協(xié)名譽副主席、中國南社研究會名譽會長張炯說道。
在張炯看來,從中國古代的《詩經(jīng)》到漢代的樂府,再到唐代的絕句、律詩,宋代的詞以至元曲,這些都是詩歌在不同的朝代以不同的形式在發(fā)展傳承,五四以后的新詩歌是以白話詩的形式興起的。詩歌的形式是不斷變化的,它往往和音樂結(jié)合在一起,詩歌也在發(fā)展,音樂也在發(fā)展,所以在傳播上,它們往往起到一個相互促進的作用。五四以后的100年來,新詩和舊體詩都在發(fā)展。舊體詩在五四之后有一段時間不被看好,但是也有很多人繼續(xù)寫,特別是毛澤東詩詞發(fā)表之后,舊體詩的影響非常之大,至今全國各個縣都存在著詩社?,F(xiàn)在有一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將近100萬人,可見學習創(chuàng)作舊體詩的群體很大,包括海外港澳臺地區(qū)也有很多人在寫舊體詩。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國家級詩詞刊物《中華詩詞》的發(fā)行量一直維持在2萬份以上,這本讀物的讀者也很廣泛。很多詩社也都有自己的刊物,舊體詩詞的形式雖然是舊的,但是近百年來也有新的發(fā)展,那就是新古體詩的出現(xiàn)。以新詩創(chuàng)作成名的著名詩人如臧克家、賀敬之、何其芳等在老年時期都寫舊體詩。新古體詩的格律不那么嚴格,但是基本上還是要講求押韻的。新古體詩的寫作成為當代詩歌中一道很重要的風景。而新詩經(jīng)過近百年的發(fā)展,也基本上呈現(xiàn)出兩種傾向:一種是認為新詩要講究格律。比如聞一多當年就提倡,詩是“帶著鐐銬跳舞”的,意思是要有一定的形式限制,不能夠過于自由。何其芳、卞之琳等人也主張詩歌要有格律。另一種主張詩歌要自由一些,不要過于嚴格,比如光未然先生。像賀敬之的詩就是有格律的。也有的是自由體的詩,有的甚至完全接近于說話,比如云南的詩人于堅的詩等?!八袁F(xiàn)在詩歌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我想這種狀況未來還會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張炯說。
民間詩歌的旺盛少數(shù)民族詩歌的偉大
所謂“真詩乃在民間”,《詩經(jīng)》《漢樂府》等經(jīng)典著作皆是在民間詩歌的搜集和整理基礎之上而成的。所以,直至今日,詩歌在民間仍然具有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和蓬勃的生命力。對此,張炯和曾任兩屆《中國詩刊》主編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高洪波都有深切的感受。
張炯說,全國自發(fā)組建的詩社很多。廣東有一份《華夏詩報》,早在幾年前曾統(tǒng)計全國僅新詩的詩社就有3000多個,印行的刊物就有700多個,這還是很多年前的數(shù)字,現(xiàn)在詩社的隊伍會更壯大。在張炯的老家福建省每個縣都有詩社。有些詩社是農(nóng)民自發(fā)組織的,同時,他們還印行刊物。高洪波委員曾于上世紀90年代末到浙江省的青田縣去考察,青田縣寫新詩的人很少,但是寫舊體詩的卻有上千人。
張炯說,中國民間詩歌的興盛,一定不能忽視的,還有各民族的民歌,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的民歌,比如青海的花兒,陜北民歌等,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這也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陡袼_爾》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古希臘的《荷馬史詩》有2萬多行,印度的《羅摩衍那》20多萬行,一部《格薩爾》就是100多萬行。《江格爾》、《瑪納斯》在世界文學史上也都是很有名的。近年來,在貴州的苗族又發(fā)現(xiàn)了史詩。有學者告訴張炯,僅蒙古族的史詩就有180多種。張炯認為,在新的時代還會產(chǎn)生新的史詩。作家周而復在他的作品《長城萬里圖》中寫了一首長詩有4萬多行,他說,這也可以叫做史詩?!笆吩娨彩俏覀兊囊粋€詩歌傳統(tǒng),將來也會發(fā)揚光大?!睆埦颊J為。
是時代號角有家國情懷
在時代的轉(zhuǎn)折變化面前,詩歌總是最先發(fā)出聲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路文彬認為,詩人總是能夠率先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并用詩歌表達他們對于時代的真切感懷。比如戰(zhàn)爭時期,首先號召民眾起來反抗、戰(zhàn)斗的就是詩歌。在五四時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等,是一篇篇詩歌先在民間流傳開來。詩歌的形式簡短,創(chuàng)作的速度要比小說、散文等體裁要快,這也是詩歌能夠先于其他文體在民間流傳的原因。
高洪波說,自古以來能夠流傳下來的詩歌,都是具有家國情懷的。屈原的《離騷》《九章》《九歌》《天問》,都是愛國名篇;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圣”杜甫的憂國憂民的詩篇更是家喻戶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陸游臨終詠《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些無不是國家動亂之時,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表述。蘇東坡寫給自己弟弟的一首《明月幾時有》,從一個沒有發(fā)達傳媒的時代,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唱,為什么?正是因為詩人們將自己的命運與家國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詩中所體現(xiàn)的人生思考、生命態(tài)度,是和國家、世界、宇宙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謂“命運共同體”,這才是真正的文人應具有的文化情懷。
近現(xiàn)代以來也是如此。高洪波繼續(xù)舉例,毛澤東、朱德、陳毅、葉劍英、董必武等很多偉人都寫過舊體詩。這些詩都是在戰(zhàn)爭的殘酷環(huán)境中,在對未來的不可預測中,充滿著革命理想的創(chuàng)作,并且大多是一揮而就。毛澤東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陳毅的“此去黃泉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體現(xiàn)的都是革命者們不懼犧牲的高尚靈魂和共產(chǎn)黨人崇高的信念。同時,也飽含著大量的文化信息。新中國成立前后,新詩迎來了輝煌。有一批優(yōu)秀的詩人發(fā)出過振聾發(fā)聵的聲音,像雷抒雁、艾青、臧克家、戴望舒、田間、魏巍等,在民族危難時刻都表現(xiàn)出詩人的睿智,他們用詩歌鼓舞民眾抗敵。改革開放后,一批詩人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下,也引領著時代的前行,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舒婷的《致橡樹》,都讓我們感受著時代的脈搏。詩歌始終是一個時代的傳聲筒,喊出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內(nèi)容,他們都與自己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有家國情懷,為人民發(fā)聲,留下了詩歌領域中令人稱頌不已的佳作。
“聽覺”文化的復蘇回歸傳統(tǒng)的自覺
對于近年來詩詞的復興,路文彬從“視覺文化”與“聽覺文化”的角度來解讀這一文化現(xiàn)象。他認為詩詞是我們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自覺的意識。
路文彬提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本質(zhì)差別是,前者是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后者建立在視覺基礎上。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認為:中國人是一個心靈手巧的民族、優(yōu)雅的民族、善于用耳朵的民族……陸文彬認為,唐詩宋詞的意境美就是通過聽覺帶來的,這種美學貢獻是世界性的。這與中國文化當中的很多門類有相通之處。比如中國人把看戲叫做“聽戲”。中國的繪畫不是對眼前的模特進行“透視”,比如畫一棵竹子,并非你眼前看到的任何一棵竹子,而是“胸有成竹”。中國詩文當中有一種描寫手法,叫做“通感”,中國人善于將看見的東西轉(zhuǎn)化為聽覺感受。比如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當中描寫層層疊疊的荷葉時,他形容,“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再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僧敲月下門”,如果在西方文化體系中,可能“推”字更好,它更能體現(xiàn)推門的優(yōu)雅,但是在中國文化體系當中,可能“敲”字更好,人們感受到的是寂靜的月下,聽到了一個和尚敲門的聲音這樣一幅美好的畫面。中國人把“看書”叫“讀書”,古人讀書一定要讀出聲音。而一個聲音消失之后,面臨的就是失去的世界,所以中國的詩詞中有著一種愁怨的悲劇情緒。而視覺文化的特點,是要求不斷有新的視覺刺激的出現(xiàn),容易使人急躁、冒進。所以,詩詞的復興,正是在視覺文化的沖擊下,對聽覺文化的喚醒,是在喧囂的時代當中,人們對于寧靜致遠的一種追求。靜,是通假字,通“情”,所以,靜,指內(nèi)在、內(nèi)心。今天,人們更加期待靈魂的休憩。詩詞是人們拒絕浮躁的一種認知,是對美好的情感,美好的理性的追求,是回歸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意識在復蘇。
路文彬說,我們從詩詞書籍的出版上也可以看得出今天人們對于詩詞的熱愛。這幾年,不但中國詩詞的銷量大了,而且詩歌的引進做得也不錯。前幾年,詩詞方面的書籍銷量很小,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幾乎無人問津。今天,不但出詩選,也出詩集。比如里爾克、阿克瑪托娃等很多作家的詩集在中國都受到了歡迎。
路文彬認為近年來出現(xiàn)一些所謂的詩歌創(chuàng)新如“梨花體”等,之所以有爭議,至少在聽覺上無法使人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無論如何,很高興的是,我們看到了這種“聽覺文化”的回歸。
是文化的高地是文化的自信
如今,詩歌在很多國家都處于衰落的狀態(tài),但是中國詩歌的傳統(tǒng)是悠久的,詩歌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是主要文體之一,并且從未間斷。詩歌為什么在中國從未間斷?張炯認為,這種發(fā)展大概也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一個特點。中國詩歌強調(diào)“詩言志”,這句話出自《尚書·堯典》。這里的“志”講的是思想和情感兩個方面,詩歌在中國人交流思想和情感時一直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高洪波認為,詩歌近年來的復興和發(fā)展體現(xiàn)了我們對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和文化的復興。記者采訪高洪波委員時,他說,正巧,他的手邊正放著一套2015年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好詩詞鑒賞文庫》。這套舊體詩集與其他詩詞集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作者并非專業(yè)的詩人,而是一批我們熟知的小說家、兒童文學作家等。這套文庫里有葉辛的《葉辛山水情韻》、熊召政的《故國山河集》、肖復興的《復興詩草》,還有高洪波自己的《幾度長吟集》。為什么這些在寫作的其他領域已經(jīng)響徹文壇的作家們會出一本舊體詩集?高洪波委員說,這是中國文人心中的一塊文化高地,這是值得自己敬仰和攀登的文化圣山,是對于中國詩詞這座文化圣山的禮敬!
2014年周嘯天以《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獲得了魯迅文學獎,王蒙先生為此書作序。高洪波說,王蒙的舊體詩寫得非常精彩,他為周嘯天寫序,說明文體是相通的。也說明大家在舊體詩中能夠找到共同的情感。
近年來,葉嘉瑩先生的文與論都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電視上的詩詞大會也一度受到觀眾追捧。對于舊體詩詞的回歸,高洪波認為,這是五四以來一個特殊的文學現(xiàn)象,包括魯迅、毛澤東、郭沫若等一批政治家和文化大師,他們對于舊體詩詞始終有著偏愛。臧克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個兩面派,新詩舊詩我都愛?!标翱思蚁壬且孕略姵雒?,為什么他也回歸到舊體詩的寫作當中?這就是中國數(shù)千年文化的魅力,是中國人一代代融化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所決定的,它有不可抗拒性。
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一句詩結(jié)束自己的講話,“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备吆椴ㄕJ為,這一句詩情畫意的定場詩,使人們感到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何為“清氣”、“顏色好”?這是對人民的許諾,是對世紀的許諾,這里的“清氣”是政治生態(tài)、文化生態(tài)、自然生態(tài)的清氣,這一句詩,在向世界宣告,我們的黨在未來會為我們的人民做什么,在這種莊嚴的場合下,以一句詩來收尾,一句頂萬言!
在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看來,詩歌熱實際上是近年來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久的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熱之中的一個部分、一個延續(xù)。詩歌這幾年受到熱捧的原因,張頤武認為主要有三點:第一,詩歌是特別適合大眾傳播的載體。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很多關于詩迷的游戲,比如對對子、“曲水流觴”儀式等傳統(tǒng),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詩歌講究韻律,朗朗上口,每個中國人從小學開始就學習詩歌、接觸詩歌,自古以來,它最為國人所熟悉,所以在傳統(tǒng)文化中,詩歌顯然具有更易于傳播的優(yōu)勢。第二,詩詞教育是人們提高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的一個很好的方式。詩詞讓人富有靈性、精神愉悅,無論對于成年人還是青少年,對于提高他們的自身修養(yǎng)都有很大的幫助。第三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今天,中國的經(jīng)濟總量已經(jīng)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經(jīng)過了很多歷史的變革和急劇的社會變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我們需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認同,需要尋求自己文化的差異性和世界文明的豐富性,這就需要從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去發(fā)力,而傳統(tǒng)文化最深厚的載體就是詩詞。通過詩詞這種具有廣泛傳播力的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也必然會為傳統(tǒng)文化的整體的復興推波助瀾。
編輯:楊嵐
關鍵詞:詩歌的復興 傳統(tǒng)的繼承 詩歌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