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忠:發(fā)揮好主旋律電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作者:北京戲曲學院 張忠
四川大學 丁果
主旋律電影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起便承擔著弘揚真善美,引領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使命和任務。用主旋律電影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符合大學生的審美需求和接受習慣,而且能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更長效、更持久的影響。魯迅先生曾說過:“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要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今天來看,確乎如此。
一
主旋律電影往往具有較為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通過對歷史的重現(xiàn)或者對現(xiàn)實的重塑,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一件件振奮人心的事例,一句句充滿著溫暖和人性的臺詞,直接觸及人的心靈、情感,以達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染人的目的,實現(xiàn)傳播正能量的功能,對學生們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價值觀念以及能力素養(yǎng)的培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1.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國的知識分子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將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應當且必須有著明確的愛國意識、堅定的愛國信念、強烈的報國愿望以及理性的愛國行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精神教育。通過主旋律電影的欣賞,能夠使當代大學生自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增強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主旋律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能將愛國主義思想深深地滲入并轉化為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愛國主義教育的長效性機制。
2015年8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主旋律電影《百團大戰(zhàn)》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影片通過對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規(guī)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戰(zhàn)績輝煌的一場歷史性戰(zhàn)役的再現(xiàn),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處于水生火熱之中的悲慘狀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前輩戰(zhàn)士們的英勇、拼搏與頑強,以及日本人的陰險、狡詐和惡行。當通過影片回顧“百團大戰(zhàn)”的時候,我們仍然懷著強烈的自豪感,為英雄前輩們以英勇奮戰(zhàn)、自強不息帶來的巨大勝利感到自豪和驕傲,并心懷感恩,感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也激勵著我們學習先輩們不怕困難、頑強奮進的革命精神。
2016年9月底上映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以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警察不畏境外毒梟的強大惡勢力,堅決捍衛(wèi)國民尊嚴、祖國榮譽的決心和勇氣,影片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湄公河事件”的真相,使13名中國國民沉冤得雪,更通過對打擊犯罪現(xiàn)場的還原,保護和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也增強了大學生對祖國的自信。
除此之外,《上甘嶺》《鐵道戰(zhàn)》《地道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小兵張嘎》《英雄兒女》《大轉折》《大進軍》《生死抉擇》《建黨偉業(yè)》《錢學森》《戰(zhàn)狼》《燕振昌》《柴生芳》等一系列帶有主旋律性質的電影,也都是通過對歷史上典型事例的再現(xiàn),或者是通過對生活的重塑而達到對愛好和平、團結奮進、勇敢拼搏、心懷祖國等愛國主義精神的傳遞,這些主旋律電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學生為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將主旋律電影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當使愛國主義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內心,產生深入、持久的教育效果。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主旋律電影 思想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