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教體育的農村小學語文老師:足球讓留守兒童自信
新京報:什么時候開始在河口小學教書?
呂少武:我是2007年參加工作,先是在半山腰的一所村小教書,三年之后調到了山腳下的河口小學,到現在已經七年。
新京報:作為一名生長在縣城的老師,剛到農村學校時感覺怎么樣?
呂少武:我出生和成長都在縣城,雖然不是富裕家庭,但還過得去。參加工作之前,也沒有農村生活經歷。所以剛到這里的時候,那種城鄉(xiāng)差距一下子讓人心都涼了,沒想到這么艱苦。
我是自己從縣城騎著摩托車來報到的,一路都是土路,常常走錯。學校里沒有自來水,與村民放養(yǎng)的牲畜喝同一口泉水,有時候都能看到水里的糞便。校內手機沒信號,要自己找有信號的地方,一般是在墻角,然后找到了就不能亂動。這樣下來,手機都快成固定電話了。
新京報:學校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呂少武:學校在隴西縣的東南邊,一條山腳下的公路旁,磚木結構的平房,沒有體育設施。全校10個教師,6個班級,一共五十多名學生。比較大的班級有十一二個學生,小的班只有六七個人,都是附近三個村子里的小孩,平時走路上學,最遠的單程要40分鐘。
新京報:現在的工作節(jié)奏怎么樣?
呂少武: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然后上班路上大概40分鐘,晚上6點多回家。每天在學校呆將近12個小時。每周差不多20節(jié)課,每天早上兩節(jié)語文課,然后體育課一周7節(jié),還有一兩節(jié)的社團課??傮w來說,課時量比城市的老師多一倍。
新京報:曾經想過離開農村學校嗎?
呂少武:有啊,剛來的時候,就想著早一天能把自己調出去,早點離開這里。但是呆著呆著,覺得自己很適應農村的生活。這里人很單純,孩子也很簡單,很真實。有感情了,哪怕條件差一點,也想一直呆在這里。
呂少武從網絡上買了一些裝備,在簡陋的場地上訓練學生。受訪者供圖
編輯:梁霄
關鍵詞:體育 農村 小學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