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起跑線上的恐慌:5歲學英語被問“怎么這么晚?”
5歲學英語被問“怎么這么晚?”
和陳雪一樣,林嵐感覺像是被卷入一股巨浪,背后好似有一股力量,推著自己不得不跟著大家一起跑。
變化是從朋友圈開始的。她發(fā)現,身邊越來越多相熟的家長開始熱衷于曬孩子的“戰(zhàn)果”:“孩子能用英語對話了!”“能背好多首詩了!”“20以內加減法全會了!”……一個個驚嘆號,敲擊著林嵐的心。
還有3個月女兒才滿5歲,林嵐一直希望“孩子快樂就好”。此前她也注意到,教育部和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門都有規(guī)定,嚴禁小學、少年宮、社會團體及社會培訓機構等舉辦學前班,認為過早強化小學知識,對學齡前一年的兒童來說是違背成長規(guī)律、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做法。
直到一次和女兒幼兒園同學的媽媽的一段對話,深深刺痛了她:“別的孩子都提前學,就你孩子不學,將來上學跟不上,她能快樂嗎?家長這樣對孩子負責嗎?”
兩個反問句讓林嵐幾乎一夜未眠,和丈夫商量后,他們決定先給孩子報個英語外教班,“主要還是讓孩子先喜歡英語”。
來到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全國連鎖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林嵐一上來就被問懵了。得知孩子5歲,老師立刻問:“怎么這么晚才來,別的孩子都學了兩年了?”
她很快意識到,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在另一家培訓機構,她和丈夫一起試聽了一節(jié)外教英語課,發(fā)現班里的10多個孩子幾乎都在5歲左右,已經學了一整個學期,26個字母全都學完了。她有些茫然,“起跑線一再被提前,到底什么時候才不會落于人后?”
了解得多了,林嵐感到越來越焦慮,她發(fā)現,被明令禁止的學前班,其實都改頭換面變成“素質教育”“藝術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訓練”等名目,實際學的都是小學那些課。
那些口碑最好的,一般是依托市區(qū)少年宮等有公辦背景的培訓機構,老師比較有經驗、懂教育規(guī)律、教學比較規(guī)范。然而,這樣的學前班,基本上都要提前一年以上秒殺,報名和錄取比例能達到10∶1;最火的甚至需要提前兩年就報名,先秒殺預備班才有資格上學前班,也就是說,從幼兒園中班起,就要開始上每周一次的學前班的預備班。
因為社會需求太過旺盛,不少社會培訓機構看到了“商機”,紛紛打出“特色教育”“幼小銜接”的旗號開班招生,還有的找一兩個老師就在居民區(qū)租個民宅開課的。
林嵐沒想到,連自己家小區(qū)底商里的民辦學前班也“火得不行”。年初還一個月1400元,現在已經標價1600元每月,還不包括校服等其他費用。因為報名人多、地方小,每個班已經由一開始承諾的25人,增至28~30人。有家長跑去理論,“除去寒暑假,一共才上8個月課,憑什么還要花280元買校服?”負責接待的老師回答得更加干脆,“這是規(guī)定,您不同意可以全額退費,您后面還有幾十個家長排著隊報不上名”。
林嵐立刻把錢交了,甚至沒顧上問清楚,老師有沒有教育教學的經驗,上課到底都學些什么。她反復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孩子總算跟著老師能學點東西,我的要求真不高,上小學能跟得上就行!”
編輯:梁霄
關鍵詞:起跑線 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