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規(guī)則約束比交警幫忙更得人心
母親節(jié)期間,有兩條過馬路的新聞贏得了很多人的掌聲。一是四川成都,一位老人在綠燈時過馬路因腿腳不便,走得很慢。還沒走到路中間,信號燈就變了。一位交警看見后,把車停在斑馬線上攔停過來車輛,攙扶老人過馬路;另一條是在天津中環(huán)線友誼路交口站崗的警察,看見一老人走路十分遲緩,一個路燈燈時肯定過不去。于是攙扶著人在綠燈時通過馬路。當通過路口的機動車駕駛人看到交警攙扶老奶奶過路口的情景,紛紛主動停下車來,讓交警扶老人先通過。
交警和路口車輛的司機都值得贊揚,但是,不是在每次老人過馬路的時候交警都會及時出現,也不是每一次有人過馬路時司機都會停車等待,否則就不會有那么多路口交通事故。
這兩個老人過馬路的問題,其實反映出的還是規(guī)則問題。如果規(guī)則更完善,老人過馬路也不必要人幫忙,也就是說,規(guī)則約束比交警幫忙更得人心。
首先是紅綠燈的規(guī)則問題。這是全國各地存在的普遍現象。搜索一下媒體報道你會發(fā)現,在一些路口,為行人設置的紅綠燈時間太短,行人等待很長時間,好不容易等到綠燈,但往往走到一半或四分之三的路程就變成了紅燈。許多人在這樣的路口過馬路時小跑,年紀大些的人或殘疾人更是困難。這也是這兩條新聞中警察幫忙的主要原因。
大概從我國發(fā)展汽車開始,管理部門就自設一種觀念,行人要為汽車讓路。所以一直以來,我國在設置紅綠燈的時候,分析的最多的是相對車道的車流量.根據道路的寬度,人行通行速度,二者相除綜合得出設置根據。但難免會出現有的路口某個方向的等待時間特別的長,行人通行時間太短的問題。比如,在成都的這個路口,行人通行的綠燈時間僅23秒,一個年輕人快速通過馬路也至少需要18秒,對于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23秒根本無法足夠從容通過馬路。事實上,視頻中受助老人也表示每次都要等好幾個紅綠燈才能過。
其次是交通規(guī)則問題。對成都這條新聞,有人說,“交警濫用職權。老人過馬路,難道就可以不守法?就可以隨意從任何地方過?斑馬線近在眼前。交警這么做,有演出之嫌?!边@就有點亂噴了。老人是應該走斑馬線,老人違反規(guī)則應該教育,但是老人考慮到自身這么短時間跑不過去,違反規(guī)則也是被逼無奈。即使這樣,車主也要停車讓行。如果車主沒有停車讓行,則對老人生命造成威脅,可能會導致交通意外影響交通,交警這個行為不是濫用職權,而是屬于緊急執(zhí)法。法律規(guī)定,在交通信號燈與交通警察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以交通警察的指揮為準。
這個問題延伸開來說,就是如何處理交通規(guī)則和情懷之間的關系。在美日歐洲等國家,司機看到人行橫道上有行人要過馬路時要主動停車,即使行人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也必須堅持行人有先行權。也就是說,情懷也是一種交通規(guī)則。
我國很多城市都已進入老齡社會,過馬路的老人越來越多,如何在紅綠燈設置的規(guī)則上與時俱進,還有待交通部門的創(chuàng)新。而不管是創(chuàng)新前還是創(chuàng)新后,堅持行人優(yōu)先應該是每個司機的標配,而不該再是被人津津樂道的暖聞。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老人 交警 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