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介休后土廟與琉璃建筑
我國琉璃建筑藝術(shù)出現(xiàn)于北魏時期,興于大唐盛世,到明清時期達到巔峰。其興起和發(fā)展,受到封建政治和宗教傳播因素的強烈推動和深刻影響,因而具有濃厚的政治倫理和宗教文化色彩。但究其發(fā)展的源頭活水,卻不在巍巍皇城宮廷,也不在重重寺觀神堂,而在于遠離政治中心和宗教重地的市井民間。很多古代琉璃建筑藝術(shù),表面上“崇圣尊神”,精髓和靈魂卻是“近民就俗”。具有“琉璃建筑藝術(shù)博物館”之美譽的山西介休后土廟就是其典型代表。
介休琉璃影壁
介休后土廟是一座專門用來祭祀后土圣母的道教廟宇。因后土圣母被認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祖先,是華夏文化的根源。其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崇圣尊神”的影響,特別在色彩方面,由于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五行是產(chǎn)生自然萬物本源的五種元素,中國傳統(tǒng)的五色體系把青、赤、黃、白、黑視為正色,五行中的五種元素各代表一個方位,對應一種顏色。
黃色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它位于五行的中央,為五色之首,象征著大地的顏色,是萬物之本,在古建中全部使用黃色琉璃構(gòu)件來裝飾只有皇室宮闕。介休后土廟的后土大殿作為祭祀大地之母——后土圣母的處所,其屋頂也全部采用黃色的琉璃構(gòu)件來裝飾,這樣的特許,反映了人們對后土圣母的無比敬仰,顯示了后土娘娘在傳統(tǒng)文化極為尊貴的地位。
山西琉璃不僅純度高、色彩明快而且更多表現(xiàn)出強烈的地方化、民間化、世俗化特點,造就了其色彩豐富、色相繁多、搭配形式靈活多樣的琉璃藝術(shù)經(jīng)典。介休后土廟的琉璃最具代表性,細數(shù)起來有二十多種不同的顏色。不同色相的黃色和綠色就有十多種,后土廟現(xiàn)存琉璃主要是明清兩代、以清代為主,因此特別注重孔雀藍的使用,還有黑色、白色、赭石色、褐色等。
介休后土廟中黃、綠色琉璃使用最多,黃色琉璃瓦鑲綠色剪邊,綠色琉璃瓦鑲黃色剪邊,這種琉璃瓦搭配形式是山西古建筑的風格特點,后土廟也當屬其中,但后土廟的風格更加變化多樣,也有的屋頂采用黃色的琉璃瓦鑲藍色的剪邊,原色對比更加鮮明活潑、璀璨奪目。山西琉璃還有一種“鋪方心”的手法進行屋面琉璃的色彩搭配,后土廟有的是黃色琉璃屋頂配藍色方心和藍色的剪邊;有的是灰色的屋面配黃色的方心和綠色的剪邊等;這樣,對比中有調(diào)和,變化中求統(tǒng)一,與周圍琉璃構(gòu)件(脊飾、鴟吻、仙人走獸、懸魚惹草)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流光溢彩的五彩畫面,盡顯山西琉璃色彩鮮艷、顏色豐富,搭配靈活多變的地方風格。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介休后土廟 琉璃建筑 琉璃建筑藝術(shù) 山西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