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保專家赴泰順指導廊橋修復 或將成立基金會
昨天上午,泰順廊橋災后修復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一行先后趕赴泰順縣筱村鎮(zhèn)、泗溪鎮(zhèn)等地,聽取救災工作匯報,查勘廊橋受災情況,指導修復工作。
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帶來的強降雨,沖垮了泰順縣境內薛宅橋、文重橋、文興橋三座國寶級古廊橋,北澗橋、毓文橋、永慶橋等國保廊橋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
截至昨天,三座被毀廊橋的大小構件已收集到90%以上,大構件基本已找到,正在進行標記、清理等工作。另外,國家文物局已下?lián)苁着奈飺尵冉涃M100萬元,作為搶救廊橋的啟動資金。后續(xù)經費將在維修方案出來后,統(tǒng)一落實。對于民間籌集到的廊橋專項善款,泰順縣已成立廊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對其使用、管理、監(jiān)督出臺相關制度。修復工作結束后如善款仍有結余,還將成立廊橋基金會,用于廊橋的“申遺”和保護。
宋新潮表示,修復過程不可求快、過急,而要以高質量為前提,講究科學理念和方法,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精心勘測、設計和施工。
此次參與現(xiàn)場勘查與指導的還有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唐煒,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總工侯衛(wèi)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工程規(guī)劃所所長喬云飛,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黃滋等國內文保權威專家。他們一致認為,這次廊橋受災的主要原因是水流沖擊力巨大,并夾雜樹枝、砂石,對原址的橋基造成嚴重破壞。其受毀點從橋臺開始,橋臺為木結構和石結構的交接部位,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要細致研究分析,制定增強廊橋結構強度的可行方案,為今后防災減災起到作用。而在修復工程中,要按照文物保護要求,做到最少干預,還原文物的真實性,盡可能百分百用上原構件,對損壞的構件進行墩接、拼補。
在現(xiàn)場勘查過程中,專家們一再強調,修復工程不是簡單復位,而是要與研究、與今后的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工作相結合,讓修復好的廊橋經得起時間考驗。同時,廊橋與群眾的生活融合共生,體現(xiàn)了一個地方的獨有文化。因此,要將廊橋修復和古村落保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延續(xù)村民的集體記憶,讓人們“記得住鄉(xiāng)愁”。(王民悅)
編輯:陳佳
關鍵詞:文保專家 赴泰順指導 廊橋修復 或將成立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