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代表和記者都多一些“換位意識”
不過,正如傅瑩所言,記者的背后是公眾和國際社會。記者們所關注的問題,往往也是公眾和國際社會關心和想要了解的問題。記者在兩會期間的采訪,往往能拉近代表與公眾的距離,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面對公眾的關切,代表們也確有必要盡可能接受采訪,以實現(xiàn)各方的良性互動。為此,大會新聞中心還特意增設采訪聯(lián)絡組,為記者采訪代表提供聯(lián)絡服務。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需厘清——以我的經驗來看,在大會期間,記者提出的所有問題并不都與大會議題有關。甚至,有些記者的提問充滿了娛樂和花絮色彩,這實際上是一種跑偏。我認為,在大會期間,記者對代表的采訪,應主要圍繞大會議題和代表履職來展開。比如,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有什么看法,提出了什么審議意見;對今年的預算安排有什么修改意見;對“一府兩院”的工作有什么監(jiān)督性意見;對于提請大會審議的慈善法草案會提什么修改建議,等等。另外,記者的采訪也可以圍繞代表們一年來的履職感想、未來的履職計劃等展開。對于此類問題,代表確有必要克服各種困難,積極回應,因為這往往代表了公眾對代表履職的關切,甚至是一種監(jiān)督,沒有特殊情況,代表不宜回避。
而對于其他話題,代表在保證正常履職的情況下,當然也要積極接受采訪。比如,科學家談談對引力波的看法,藝術家談談對藝術作品的看法等。但是,此類采訪也應以不影響代表正常履職為前提。在代表們普遍反映預算報告看不完的情況下,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回應這些采訪,此類采訪是否會影響代表履職,確實值得思量。我以為,應當鼓勵代表盡可能多地接受采訪,同時也要保證他們把主要精力用于審議各項議案、報告等,而對于有記者在分組會會場里直接把代表請到會場外采訪等情形,要盡量避免??傊?,代表和記者都多一些“換位意識”,就能真正促進良性互動,謀得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編輯:秦云
關鍵詞:代表 記者 換位意識 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