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強鏟橡膠林,法律依據(jù)豈能“無可奉告”
法治社會,政府的行為與理由都應當經得起法律推敲。究竟是相對人涉嫌侵占國有林地犯罪,還是政府部門違法行政、越權濫權,當有一個公正而徹底的調查結論。
據(jù)報道,云南勐??h灰塘村24戶村民種植的1100余畝橡膠林被政府部門強制鏟除,理由是涉嫌侵占國有林地。村民代表王剛美向縣政府申請公開鏟除橡膠林行為的法律依據(jù),縣政府法制辦答復不予公開。1月18日,王剛美已向西雙版納中院提起行政訴訟。
自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以來,公民申請政府公開信息受阻的現(xiàn)象雖然屢見不鮮,但勐??h這一次給出的理由著實令人錯愕。該縣法制辦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公開后可能會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zhí)法活動,可能會威脅不特定公民個人生命安全。這三條理由,要么影響安全穩(wěn)定,要么影響正常執(zhí)法,要么威脅他人生命,每一條拿出來都是利害關系重大,對此我們不妨逐條剖析。
其一,相對人申請公開的信息為政府執(zhí)法的法律依據(jù),如何就涉及到了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呢?公開法律依據(jù)又會對上述安全穩(wěn)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呢?產生糾紛與矛盾的原因是相對人質疑政府執(zhí)法的合法性,政府拒不公開法律依據(jù),反倒認為公開了會影響安全穩(wěn)定。這不得不令人生疑:究竟是誰在制造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呢?倘若按照其邏輯,政府行為就沒有必要向公眾亮明法律依據(jù)了,拿所謂的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來威懾相對人,這種“大話”當真是小瞧了如今老百姓的法治意識。
其二,說公開信息可能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zhí)法活動,這話倒不假,倘若公開的法律依據(jù)不充分,那么執(zhí)法必然遭致相對人的抵制與反抗。難不成勐海縣政府對強制鏟除橡膠林的行為合法性也沒有信心?如果自認為執(zhí)法合法正當,為何害怕公開法律依據(jù)而影響執(zhí)法呢?要知道,法律依據(jù)是人們判斷行政行為合法性的關鍵,向相對人公開法律依據(jù)恰是論證行政行為合法性的需要,也是獲得相對人理解與服從的關鍵。
其三,說公開法律依據(jù)可能威脅公民生命安全,更是令人找不著北。該縣法制辦負責人解釋稱:村民侵占國有林地本身已涉嫌犯罪,縣政府考慮到涉案家庭較多才撤銷刑事追責,如果公開相關信息,涉案的24戶村民就可能會被刑事追責。如此說來,縣政府拒絕公開信息,原來是為相對人身家性命考慮。只是這番解釋更是法律漏洞大開:如果涉嫌犯罪就必須刑事追責,縣政府有什么權力撤銷刑事追責?倘若這種說法屬實,縣政府乃構成重大違法,有關執(zhí)法機關更是涉嫌瀆職,更應當追究相關領導濫用權力干預司法的法律責任。
法治社會,政府的行為與理由都應當經得起法律推敲,而不是動輒拿一些假大空的“大話”來壓人、嚇唬人。本案中,信息公開的背后關聯(lián)著強制鏟除橡膠林的合法性、正當性。究竟是相對人涉嫌侵占國有林地犯罪,還是政府部門違法行政、越權濫權,當有一個公正而徹底的調查結論?!醣R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云南強鏟橡膠林 法律依據(jù) 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