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無人菜攤”猶如一碗醇厚的“心靈雞湯”
江西南昌45歲郭友寶是一名菜農(nóng),種菜買菜20余年。每天6時許,郭友寶便趕到位于南昌市中心的一處繁華菜場。由于沒有人手,他每天中午要趕回菜場打理菜園、摘菜,菜攤下午便無人看管。一個月前,郭友寶便開始把下午的菜攤設(shè)置成自助菜攤,數(shù)種蔬菜明碼標價供顧客選購。郭友寶稱,截至目前,他的菜攤沒有發(fā)生“順手牽菜”和少錢的情況。(12月1日中新網(wǎng))
對于南昌當?shù)哪巢耸袌龅摹盁o人值守菜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但在筆者看來,這一“無人值守菜攤”是鬧市中的一盞明燈,釋放出來的是溫暖和善意,又如一碗醇厚的“心靈雞湯”蕩滌的是市場上人來人往者的心靈。在鬧市區(qū),誠信和公平交易的背后并不排除人與人之間是存在隔閡的,購買者心里害怕商家“缺斤短兩”,而商家也總會在利益面前“斤斤計較”,這或是市場的主流?!盁o人值守菜攤”和這些有人值守的菜攤相比,顯然要“高大”的多,它是完全拋開隔閡的買賣,是完全基于信任的商品出售,是彼此相互信任之下建立的“交易關(guān)系”,“沒有人值守”勝似人值守,沒有熱火朝天的“討價還價”卻更公平,沒有語言交流卻更放心和信任,這正是“無人值守菜攤”的力量。
在這樣一個散發(fā)著人文暖意的“無人菜攤”面前,可以說每一個顧客都是德行高尚的。每一名路人或過客買菜的時候,或會自覺不自覺地叮囑自己:“這個光咱不沾”,也或者正由于這樣一個無人值守的“完全的信任”模式,反而換來了購買者“報之以李”的互信;更或者說,任何一個購買者,在走到這樣的一個“無人值守”菜攤面前之時,下意識已經(jīng)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聚光燈”下,有意無意地接受一次“道德考量”。這,正是這個極帶道德典型色彩的“無人值守菜攤”,之所以“成功”和長期存在的理由。
“無人值守菜攤”,至少向公眾透露出以下不爭的事實:一者,道德的力量是管用的,有時候可能比強硬的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更有作用。無論是“自律”還是“他律”,在這個“無人值守菜攤”面前,道德光輝已經(jīng)得到了升華和放大。二者,不能否認“特殊時段”或“特殊地點”的教育意義。人性內(nèi)涵包含有“善良”或“惡”的影子,一個平時“有惡習”的人同樣有可能在“無人值守菜攤”面前,會甘心和情愿一分也不少地給錢拿菜,也正和在他人需要幫扶的時候總會有人“挺身而出”是一個道理。三者,說明公眾道德是可以引導的??梢钥隙ǖ氖?,別看這個“無人值守菜攤”小而又小,折射出來的卻是公眾和社會道德完全可以提升和指引的潛能。
“無人值守菜攤”因其“小”而尤顯“偉大”,因其“稀缺”而更值得鼓勵與推崇。從這一事實上會讓“每一個人”都會“變得內(nèi)心高大起來”的菜攤上,帶給我們不少啟示和可資借鑒之處:政府應有倡行道德的自覺和責任。類似的“無人值守”攤點還有不少,如廣西柳州1元無人看管菜攤、四川大學生所開的無人值守書攤,都含有向善的力量和因子,媒體披露后也都屢屢點燃公眾興奮的熱情,但在這一“光鮮”的道德“事物”的推廣上,大多看到的是民間的力量和切實行動,而來自于官方的類似的“無人值守”式行政行為卻少之又少,甚至一個本應倡行不移的學雷鋒活動也成了“三月來了四月走”的“形式”。在道德塑造面前,政府還大有可為。
公眾內(nèi)心從不乏愛心和善意,但如何激發(fā)出來并成為一種自覺,讓這個“契機”升華或碰撞成“火花”,需要一種無形的來自于社會道德的約束。在“無人值守菜攤”面前,人們的道德“考試”完全合格,在其他涉及道德考量的領(lǐng)域也應能完全“合格”,關(guān)鍵是如何讓這種來自于輿論的和道德的“壓力”無處不在。要做到這一點或許需要時間和過程,但這卻是建設(shè)誠信和道德社會的終極目標。(畢曉哲)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無人菜攤”“心靈雞湯”誠信公平 道德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