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有一種演講,叫習近平范兒
原標題:有一種演講,叫習近平范兒
“東南亞朋友講‘水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
3月28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發(fā)表主旨演講時,引用各國民諺俗語講述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的道理。
不斷迸出的“金句”,引發(fā)網(wǎng)友們廣泛喝彩,“習式演講”再次廣受熱烈追捧。當“習式演講”已經(jīng)成為國際政壇的“著名品牌”時,你可知道其中的奧妙?
知之為知之,不知百度之??墒牵@回百度也不知。
既然如此,就讓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的小廚來帶你一探究竟吧。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文章和演說也是這樣。
“習式演講”就具有鮮明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特色。
2013年3月25日,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演講時,用“哈巴里”(斯瓦希里語,意為“大家好”)打招呼,用“阿桑特民薩那”(斯瓦希里語,意為“謝謝大家”)來結尾。2014年7月4日,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演講時,用“安寧哈西米嘎”(韓語,意為“您好”)打招呼,用“感姆撒哈米達”(韓語,意為“謝謝”)來結尾。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無形中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有助于傾心交流。
◆ 對著全世界“拉家常”
“我是一個足球迷。中國足球隊一直很努力,但目前只有一次闖進過世界杯比賽,帶領中國隊創(chuàng)造這次紀錄的就是也擔任過墨西哥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的米盧。”(2013年6月,在墨西哥參議院的演講)
“我年輕時就讀過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等文學巨匠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俄羅斯文學的魅力。”(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
“我的家鄉(xiāng)陜西,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首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這一切讓我感到十分親切。”(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
足球迷、俄羅斯文學粉、陜西漢子……習近平演講時常常透露一些極具個人色彩的細節(jié)。對著全世界“拉家常”,不僅拉近了自己與聽眾的距離,也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 言近指遠 四兩撥千斤
孟子說“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把語言的平實和道理的通透結合在一起,也就是“平徹”。這也是“習式演講”的一大特點。
大家都知道,“中國威脅論”時常被別有用心之人在國際場合提及。習近平2014年3月在柏林發(fā)表重要演講時,回應了這個明顯帶有“偏見”的問題。
習近平說,“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長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沒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國的記錄。” 接著,他話鋒一轉,“同樣一桌飯,即使再豐盛,8個人吃和80個人吃、800個人吃是完全不一樣的。”
場景加數(shù)據(jù),寓意深刻,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 善用比喻 妙趣擋不住
在習近平的演講中,妙用比喻俯拾皆是。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習近平說:“‘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
“鞋子理論”轉瞬就點燃了媒體的報道熱情。巴西資深記者和中國問題專家卡洛斯?塔瓦雷斯表示,“鞋子理論”新奇大方、包含樸素的哲學思想又寓意豐富。
再比如,習近平主席會見物理學博士出身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時,借用“牛頓定律”闡釋對發(fā)展中德關系的看法,諸如牢牢把握合作“慣性”、通過務實合作提升“加速度”、減少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反作用力”等精辟論述。
這樣的巧喻妙說,一方面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也給每一位聽眾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可謂妙趣擋不住。
◆ 動之以情 讓聞者動心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蘇聯(lián)飛行大隊長庫里申科來華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zhàn),他犧牲在中國大地上,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為他守陵半個多世紀。
一位61歲的中國老人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找到了失散50多年的生身母親,母子團聚令人動容。
2012年12月一天夜里,剛果共和國布拉柴維爾突降特大暴雨。3位受災的中國華僑本已脫離險境,仍毅然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12名剛果鄰居,其中包括5名兒童。
……
這些故事,都來自于習近平的演講,很多連本國人都未曾聽過。飽蘸兩國人民情誼、飽含言者真情的故事,直擊人心,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
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習近平是高手。“習式演講”,已經(jīng)成為國際政壇的“著名品牌”。我們大家可都要好好學習哦。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習近平 博鰲亞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