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每日熱點>15日 15日
文藝工作者勿一味迎合市場
兩會期間,文藝界代表委員就如何多出精品力作、致力文化惠民等主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王蓉蓉代表認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始終離不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人民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F(xiàn)在有很多人對京劇并不了解,普及相關知識對京劇的傳承和發(fā)展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我們主動與廣大群眾建立聯(lián)系、保持溝通,走下去、扎下去。要牢記創(chuàng)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chuàng)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代表認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個長期的課題,共和國幾代藝術家都面臨這個課題。近年來,藝術家在深入生活方面有所推進,但還要繼續(xù)在“深”字上下功夫,只有深下去,才能真正還原生活的真實面貌,用藝術的手法記錄下歷史的變遷。只有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藝術才富有生命力。
杭州歌劇舞劇院院長崔巍代表認為,應該相信并不是沒有藝術市場,只是需要我們深入到生活中去,創(chuàng)作出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百姓喜歡的藝術作品。她建議,完善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的政策機制,讓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潛心創(chuàng)作,不要讓他們再忙著去拉贊助,因為那不是他們的專業(yè)。
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錢念孫代表認為,文藝家必須走出個人的“小生活”,走向社會的“大生活”,在下基層和扎根基層過程中,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時代的脈搏,更加真切地感受人民的快樂和疾苦,創(chuàng)作才易接地氣、貼民心,才易產(chǎn)生激蕩時代風云、散發(fā)泥土芳香的精品佳作。
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話劇院院長朱海燕代表認為,好的作品,既要講道理,更要講故事,把道理融于故事中才更易于讓人接受。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中,不要沾染銅臭氣,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場、只講經(jīng)濟效益,基層群眾的文化訴求應得到充分尊重。令人欣慰的是,身邊正在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文藝工作者更加主動接地氣,而不是只追求商業(yè)利益。
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代表認為,文藝界人士在作品中塑造形象,在作品外也要愛惜羽毛、珍視自己的社會形象。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對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產(chǎn)生很大影響。文藝界人士一定要受得起委屈,要為很多人負責,不能違背社會規(guī)則。不僅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做到最好,在生活中也應該作出好的示范。
廣東省文聯(lián)副主席、省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倪惠英代表認為,近年來,廣東民營劇團異軍突起,但普遍處于“自生自滅”境地,演出質量良莠不齊,上升空間十分有限。倪惠英希望政府出臺更加完善的政策,給予更加有力的支持,盡量使公營和私營的文藝院團都能在公正平等的條件下,參與采購公共文化服務,各自擔負起繁榮文化、服務群眾的使命和責任,實現(xiàn)“各有各精彩”。
遼寧省文聯(lián)副主席馮玉萍代表認為,我國亟待建立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負責制并建立相關的資金監(jiān)管體系,讓資金充分發(fā)揮其效能,對資金的撥付、使用過程建立項目協(xié)調機制,加強對傳承人補助費使用的監(jiān)管,并賦予傳承人對傳承專項資金使用的責權。
?。ňC合本報記者王昊男、姜潔、錢偉、葉琦、姜泓冰、勵漪、羅艾樺、辛陽報道)
編輯:羅韋
關鍵詞:文藝工作者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