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網購售假頻現引發(fā)信任危機
制假售假借道“互聯” 個人信息嚴重受侵
大V發(fā)“軟廣告”將擔責
名人在微博、微信上發(fā)“軟廣告”,也將面臨法律風險。知名微博、微信發(fā)布特定商品信息時,應如實披露與商家的關系,如是否收取或變相收取費用、參與商業(yè)宣傳等。
北京市統計局的調查顯示,“商品與實物描述不符”、“以次充好”和“物流配送不及時”位居網購問題前三甲。調查顯示,71.9%的被訪者遭遇過“商品與實物描述不符”的經歷,54.6%的被訪者遭遇過“商品以次充好”的經歷,43%的消費者反映曾遇到過“物流配送不及時”的問題。
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實施,明確提出了網絡購物“無理由退貨制度”。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也于3月15日實施。
法律法規(guī)對包括網絡交易經營者及相關服務經營者資質、權利義務、交易規(guī)范、監(jiān)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特別就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責任、格式條款、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經營者公平競爭等近年來網絡交易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規(guī)范。
其中,新消法增加了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廣告發(fā)布者、廣告代言人等主體的規(guī)范,勢必給相應的互聯網主體帶來重大影響。
新消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該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騰訊公司高級法律顧問趙治表示,以上條款增加了電商平臺的企業(yè)責任,同時也增加了經營風險,運營成本也會有所提高。預計未來電商平臺對經營者的審核會更加嚴格,會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有些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兼具網商的身份,當消費者與其產生糾紛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北京市海淀法院中關村法庭法官楊敬之指出,有的知名網絡商城,既有自營商品,又有第三方提供的商品,消費者購買其自營商品時,該網絡商城是網商性質,要承擔經營者責任;購買第三方商品時,其是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承擔平臺責任。
國家工商總局已出臺《網絡交易管理辦法》,規(guī)定網絡社交載體提供宣傳推廣服務取得酬勞的,應如實披露其性質,避免消費者產生誤解。
楊敬之指出,名人在微博、微信上發(fā)“軟廣告”,也將面臨法律風險。知名微博、微信發(fā)布特定商品信息時,應如實披露與商家的關系,如是否收取或變相收取費用、參與商業(yè)宣傳等。
“推廣網站可能承擔廣告經營者、發(fā)布者的責任。”他告訴記者,當前,一些不法分子重金購買網站推廣服務,使得網絡成為虛假醫(yī)藥廣告的重災區(qū)。新消法實施后,提供推廣服務的網站將承擔更多責任。網站靠競價排名盈利的同時,需投入更多的技術與人力成本,審核經營者身份、資質和“推廣鏈接”所顯示的內容等,否則將面臨法律風險。
網購維權應先保存證據
消費者最好要有與經營者的書面約定或盡量保存經營者公示的商品廣告,并且索要發(fā)票等票據,這將是消費者事后維權的重要依據。
網絡銷售模式的蓬勃發(fā)展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消協了解到,網上購物快速發(fā)展的同時,誠信問題正日益成為制約其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假冒偽劣商品同樣存在于網購市場,消費者網購上當受騙之事屢有發(fā)生;二是有的商家服務質量差,逾期發(fā)貨,發(fā)貨不符合約定等問題存在;三是售后服務難兌現。
山西省太原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在進行網購時,消費者應該注意四點。
一是面對網上的購物網站和琳瑯滿目的商品及店鋪,消費者首先要選擇正規(guī)、大型的網站,選擇信譽度高的店鋪,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物風險。
二是購買前要充分了解商品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前必須先確認商品的大小、功能、價格、贈品等信息,不能貪圖便宜,不能被打折讓利等誘惑。
三是在快遞公司送達商品時,驗貨簽收手續(xù)很關鍵。不論是貨到付款的還是通過第三方支付貨款的,一定注意不能先簽字再驗貨,要先查看包裝是否完好,一旦發(fā)現商品破損、短缺等,要拒絕在收貨單上簽字確認,并及時聯系經營者予以解決。
四是保存好證據很重要。消費者與經營者最好要有書面的約定或盡量保存經營者公示的商品廣告宣傳的一系列信息,并且要索要發(fā)票等票據,這將是消費者事后維權的重要依據。
編輯:羅韋
關鍵詞:消費者 網絡 銷售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