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樂觀社會
小巷深處“護心人”
3月1日清晨,家住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qū)文運街的五保老人周滿珍站在自家門口張望。8點半左右,一群年輕人的身影出現(xiàn)在街口,看見周滿珍站在門外,他們趕緊簇擁著老人走回屋中。
此前3天,湖南科技大學校門口的廢品回收處,學生蔣祥生和張鑫熟練地從手推車上卸下七八個裝滿廢紙、飲料瓶的蛇皮袋,變賣了178元,用于給周滿珍老人添置些生活用品。
2005年9月,當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志愿團決定定點幫扶五保老人周滿珍時,志愿團負責人于彬算了一筆賬:每個月資助老人的生活起居,怎么說也要300塊錢,這筆費用從哪兒來呢?有同學提出動員志愿者集資,或者搞募捐。可很多志愿者自己都是貧困生,總是去募捐也不現(xiàn)實。恰逢新生入學,于彬每次路過新生寢室,都能看到外面堆放著很多塑料瓶。能不能通過回收廢品集資呢?自2005年起,每逢周六,志愿者們都會帶著生活用品、水果蔬菜、大米、油、藥,來看望周滿珍。資金來源是志愿者變賣收集來的廢品所得。
一個個宿舍區(qū)域,一棟棟宿舍樓,一個個單元,從1樓到6樓,每個志愿者拎著袋子不知道要爬多少層樓。很多瘦弱嬌小的志愿者一次提不走所有廢品,跑了一趟又一趟,手臂酸痛、腳上磨起了泡,但沒有人抱怨。
第一次推著裝滿廢品的三輪車時,蔣祥生搖搖晃晃,險些翻了車,膝蓋也蹭破了皮。拉著一車廢品,他并不覺得難為情,幾個人在路上一起唱歌、歡呼,喊著喊著就樂了,渾身都是勁兒。雖然團齡不足一年,每次賣廢品,趙薇都一定留到最后,一筆一筆記錄下大家的勞動收益情況。
現(xiàn)年86歲的周滿珍自2000年丈夫去世后,孤身一人生活。隨著年事漸高,又患上了風濕病,僅靠政府每月發(fā)放的補助維持生活。2005年暑假,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志愿團到文運街做普法活動,從此與周滿珍老人結緣。
于彬和同學們回憶起第一次走進周奶奶家,當時的情景猶如昨日:昏暗的房間內只有一個烤火盆和幾把破舊的椅子,房頂上幾處破洞用塑料布蓋著,周滿珍孤零零地坐在一小堆廢品前,小心翼翼地打量著面前這些青年人。
接下來的一年多里,志愿者們每個周末的7點就集合,先在附近的菜市場為老人選購好一周的菜,然后坐公交車趕到周滿珍家,擦灰、掃地、洗衣服、整理房間、為老人準備午飯、陪老人聊天……忙完這一切,已經是中午,再坐公交車返回學校。
8年來,每到周六,周滿珍的房間里總是笑聲不斷。
今年1月,周滿珍中風住院,正逢期末考試將近。一邊是臥病在床的奶奶,一邊是復習備考,志愿者們商量后決定輪流照顧奶奶。病房內,同學們給奶奶喂飯、按摩、講笑話。荊聰看到老人的襪子被腳趾甲頂出了破洞,向護士借來了指甲鉗,為奶奶細心地修剪腳趾甲。其他病友羨慕對周滿珍豎起了大拇指:“你的這些孫子孫女太好了,我自己親孫女都沒給我剪過腳趾甲呢。”
除了周滿珍,住在文運街的七八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也和湖科大的志愿者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連續(xù)幾年來,志愿者們不僅免費為孩子們提供家教,還添置了許多學習用品。今年已讀大一的周典曾經自卑又靦腆,在這群大哥哥姐姐的鼓勵和輔導下,他成功考上大學,性格也變得開朗了。
不久前,南盤嶺愛心陪護中心與湖科大法學院志愿團正式達成定點服務項目,志愿者們的服務觸角延伸,為生活在那里的孤獨老人帶去溫暖和歡笑。“科大的每個志愿團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志愿團都用不同的方式實踐‘志愿’二字的真諦。”于彬的這段話被一屆屆志愿者記在心里。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志愿者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