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畫里有話
“800歲”千手觀音金身重現 修復工程歷時近8年
原標題:“800歲”千手觀音金身重現 修復工程歷時近8年
專家在進行驗收。
歷時近8年修復的千手觀音金身重現。
昨日上午,數十名全國文物專家齊聚大足,對耗時近8年、耗資數千萬元的寶頂山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工程進行驗收,800多歲的千手觀音金身重現。目前,這一國家1號石質文物保護工程主體修復已經完工,將于6月13日與游客見面。
修繕難
國內外無相關案例可借鑒
“之所以被列為國家1號石質文物保護工程,主要是這尊造像表現出‘千手千眼’,在崖壁上開鑿的立體石刻世所罕見。”項目組負責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詹長發(fā)說,從2008年介入到千手觀音修復工程開始,他們采用最先進的X光探傷、紅外線等技術對造像進行調查,用了3年進行前期研究。發(fā)現除了受整體氣候因素影響外,大足石刻地區(qū)總共有34種病害,一些部位病害疊加,造成千手觀音“病入膏肓”。
調查研究中,專家們發(fā)現重慶夏季的高溫、高濕特別嚴重,導致石刻表面經常水淋淋的。詹長發(fā)說,凝結水在流動和蒸發(fā)過程中,破壞效應累積,導致造像風化、金箔開裂、剝落等。大足石刻文物專家陳卉麗說,就像屋子里潮濕,衣物、家具受潮壞掉一樣,目前要解決凝結水問題非常難。
根據史料,歷經841年風雨的千手觀音經歷至少4次修繕,分別在1570年、1748年、1780年和1889年。而此次修復工程最困難的是,歷次修繕沒有留下詳細的文字記載,國內外又無相關修復案例可借鑒。
為了探尋千手觀音修復的技術和方法,專家們對潼南大佛、川渝兩地的10多個石窟進行了深入考察,用了許多創(chuàng)新辦法。
保護難
需解決香塵凝結水等問題
大足石刻博物院院長黎方銀說,以往的修復都是妝金、貼金,用泥和麻線等來修補,而這第五次搶救性保護動用了各方科技力量,是最大、最全面、最科學的一次修復,最重要的是把整個造像的信息完整保留下來,供以后千手觀音保護及其他石質文物修復作為參考。
詹長發(fā)說,很多人關心這次修復后能保護多少年呢?歷史上4次修復間隔數十年到上百年不等。他認為,現在要回答這個問題比較難。盡管此次修復是歷史上最為徹底的一次,但保護難在環(huán)境問題上。這就要看今后人們如何來保護她。比如焚香灰塵控制、凝結水等難題的解決。
黎方銀說,關于危害千手觀音的灰塵顆粒、凝結水等難題,目前正在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第一是對千手觀音的建筑進行通氣性改造,讓對流空氣把凝結水帶走;第二,目前清華大學正在運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研制一種擋在石刻造像前的塵埃阻隔“門簾”,達到既不阻礙人們觀賞,又能阻擋灰塵的目的。(重慶晨報記者 吳國富 報道)
千手觀音
數據
高
7. 7米
寬
12. 5米
手
830只
法器
210件
面積
88平方米
病害
34種
殘缺手
283只
殘缺法器
37處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千手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