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東莞:對口幫扶助魯?shù)闅埣踩俗呦蛐律?
從貧困山區(qū)到易地扶貧搬遷點,一批批貧困戶從偏遠地區(qū)進入城市新社區(qū)。2019年12月,東莞對口幫扶的云南昭通市魯?shù)榭h全國第二大型跨縣安置區(qū)迎來第一批住戶。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約有3.63萬群眾生活在這里,其中不乏身患殘疾的貧困戶。扶貧車間、學校和衛(wèi)生室等基礎設施逐漸配全,安置區(qū)里1000多名貧困殘疾人的生活也在東莞幫扶下翻開新的篇章。
有的人收到東莞捐贈的器械走出了家門,做起了生意;有的人走進東莞捐建的康復中心加入一個群體,重建了信心。在安置區(qū)里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在東莞多方幫扶下努力生活,迎接新的家園。據(jù)統(tǒng)計,東莞市2020年共投入819.4萬元用于幫扶昭通市殘疾人,惠及貧困群眾2192人。
一把剪刀,日子有了盼頭
圓臉小眼睛,棒球帽下隱隱露出齊肩短發(fā),在魯?shù)榭h卯家灣易地搬遷安置點禾悅社區(qū)的理發(fā)店里,年輕、穿著時尚的理發(fā)師閆興濤正為顧客理發(fā),梳子和剪刀快速游走在發(fā)絲間,發(fā)出微微的“咔嚓咔嚓”聲音。
閆興濤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但一到陰雨天,他的雙腿殘疾就會將他的另一個身份“暴露”出來。如果理發(fā)時間太長,閆興濤便會將左腿搭在旋轉凳子上,以此充當支撐點。
“我不愿意要殘疾癥,因為我想當正常人,但每當腿疼發(fā)作的時候又不得不承認?!遍Z興濤無奈地說。
身體的不適并未阻礙閆興濤前進的步伐,懷著創(chuàng)業(yè)夢想,在東莞幫扶力量和當?shù)貧埪?lián)機構的幫助下,他當上了一名理發(fā)師,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在脫貧攻堅路上,他用行動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天氣一變,舊病留下的后遺癥就會出現(xiàn),腿疼得厲害,感覺是在骨頭和肉連接的地方?!遍Z興濤坦言發(fā)病時的痛苦難以形容。
閆興濤的腳疾源于10歲時的一次事故,因為跳馬時不慎摔倒,盆骨以下全部摔傷。傷后的一年半時間里,家人為他嘗試了各種偏方,卻因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雙腿難以分開、無法下地、骨頭錯位、筋脈萎縮,每況愈下。兩年后,昭通當?shù)蒯t(yī)院曾一度給出“雙腿截肢”的治療建議。
在貴州一名醫(yī)生的幫助下,經過半年治療,閆興濤的情況得到好轉,開始恢復走動。但由于治療受到延誤,他還是落下了長短腿的后遺癥,右腿細、左腿粗,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因為殘疾,青春期的閆興濤不愿與人交談,性格內向。2015年的一次培訓改變了他的性格,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2015年9月,長短腿的困擾依然在,每月發(fā)作兩三次的腿疼依舊頻繁。一次偶爾的機會,閆興濤參與了當?shù)貫闅埣踩颂峁┑睦戆l(fā)技能培訓。培訓時間為一周,閆興濤迅速掌握了剪、燙、染等基本技能,隨后被推薦到一家理發(fā)店實習。
第一個月,閆興濤靠洗頭拿到了800元工資,第一次感受到掙錢的快樂,也從顧客的認可中獲得了更多自信,“我要當理發(fā)師”的夢想由此種下。
從洗頭做起,閆興濤拼命學習理發(fā)技術,憑借手中的剪刀,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升級成為店中的發(fā)型師。
對于閆興濤來說理發(fā)并非易事,除了技術,體能也是硬性要求。為了增強體能,閆興濤自行開展康復訓練,打籃球、健身、學走貓步。如今,閆興濤從外表和舉止上看已與常人無異。
“這是我堅持最長時間的一份工作,它徹底改變了我,讓我變得更好?!遍Z興濤說,理發(fā)讓他有了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從中享受到與人聊天的樂趣。同時,他變得時尚,與朋友外出游玩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性格變得樂觀起來。
東莞對口幫扶讓閆興濤的奮斗故事更進了一步。2020年3月,閆興濤一家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新街村搬進了嶄新的魯?shù)槊覟骋椎胤鲐毎徇w安置區(qū)?,F(xiàn)代化的新社區(qū)和聚集的居民讓閆興濤看到了創(chuàng)業(yè)機會,搬進安置點不久,他就與朋友合伙在社區(qū)里開起了理發(fā)店,剛開始營業(yè)時還專門為殘疾人免費理發(fā)。
今年6月,閆興濤獲得東西部扶貧資金的支持,計劃在社區(qū)重新開設一家理發(fā)店?!吧鐓^(qū)門口紅綠燈路口那里人流更多,希望生意會更好?!遍Z興濤說。
一個新家,生活有了信心
談及今年的新年愿望,閆興濤笑著說,找個老婆一起創(chuàng)業(yè)把理發(fā)店做大。同樣在安置區(qū)生活的小劉也在東莞的幫扶下生活有了新變化。
每天早上8時半,小劉被家人送到卯家灣安置區(qū)春熙社區(qū)的東莞·魯?shù)榭祱@中心?;镜捏w溫、血壓檢測后,他開始了上午的培訓課程,文藝節(jié)目、知識講座、康復訓練、體育鍛煉等內容豐富。
去年11月1日,在東莞派駐昭通魯?shù)榭h扶貧工作隊和東莞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下稱“東莞殘聯(lián)”)的攜手推動下,東莞·魯?shù)榭祱@中心正式開業(yè)并迎來了第一批16名學員。經過體檢、篩選等多方面的評估,16名在智力、精神、肢體方面有缺陷的殘障人士加入其中。該中心是魯?shù)楸就潦准覛埣踩丝祻椭行?,主要為殘障人士提供康復訓練、技能培訓、體育鍛煉、康復咨詢和社會融入等方面的服務。
每天上午的康復訓練時間,鍛煉不同部位的康復器材開始來回移動。因車禍導致下肢行動能力喪失的小劉,經常在下肢股四頭肌訓練器上運動,希望多年萎縮的肌肉有所改變。手指操如今學員們已經學到了第七節(jié),對于許多智力有障礙的學員來說,手指操有助于提高手腦協(xié)調能力。
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學員有時會看電影,更多的時候會有社工前來談心。多年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小王不慎從三樓摔下,導致半身不遂,突如其來的變故和對家庭經濟的影響,讓小王性格大變,與家人吵架已經是家常便飯。
“在這里找到一個群體,有了表達的欲望,他開始跟我們分享她的變化?!笨祱@中心負責人程勇介紹。
從山上到縣城,新搬遷的村民需要適應,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適應的時間則更長。在康園中心內有一個模擬家庭客廳的場所,打開電視機、使用飲水機等家居模擬訓練在這里開展。搬入小區(qū)房的殘疾人在這里學習如何與現(xiàn)代化生活設備打交道,提高自立能力。
除了提供基本的康復和適應訓練,對于程勇等工作人員來說,殘疾人背后家庭的解放讓他們更加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
小馬是一名先天性智力和肢體的多重殘疾的學員,三年級開始難以走路,寫字也因手抖難以進行。當時沒有及時治療,情況愈加惡化,全部生活都只能依靠輪椅。每天父母出去工作,26歲的他便被鎖在家里。剛開始去家訪,程勇能感受到家中的“低氣壓”,家人臉上很少有笑容。
康園中心的開設讓小馬不用天天關在家里。一次分享會上,小馬的媽媽對中心服務人員說:“以前出去工作不安心,害怕他在家里出事,來到這里他開朗了很多,我們能放心工作了?!?/p>
這樣的情況不是少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安置區(qū)有1268名殘疾人,沒有能力單獨下樓的殘疾人,基本生活就困在幾十平方米的房子里。
一個不少,探索新的篇章
每周五是康園中心的開放日,平時難以堅持每天過來的殘疾人總會來到這里,一起排練文藝節(jié)目,一起做康復訓練。如今三個月的時間里,除了15名每天固定前往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學員,還有10多名無法按時接送前往中心的外延學員,他們會得到康園中心每周一次的家訪服務。
參與康園中心規(guī)章制度建設和服務流程制定的東莞殘聯(lián)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會員服務的形式,實現(xiàn)對卯家灣600多名就業(yè)年齡段殘疾人的全覆蓋服務,將其打造成為魯?shù)槟酥琳淹ㄊ袣埣踩巳臻g照料托養(yǎng)服務品牌示范機構。
雖然目前康園中心直接服務的人群不多,但東莞派駐當?shù)氐姆鲐毟刹跨娧耪芨嬖V記者,后續(xù)將逐步引導更多殘疾人加入其中。對于沒有工作能力者,通過康復訓練等提高自立能力,對于重度殘疾人則通過托養(yǎng)或者手術的方式進行改善,對于精神類殘疾者會提供更多的監(jiān)護和管理,以康園為中心,全方位為殘疾人提供各類幫助,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圍。
走出家門,找到群體,在文藝活動和康復訓練中程勇看到了很多學員的變化,讓殘疾人有工作有收入的想法也慢慢在東莞扶貧工作隊的心中發(fā)芽。
下午3時左右,學員圍坐一桌,加工著發(fā)繩、串珠、手工袋等小物件,這是當前中心提供的手工技能培訓,一方面促進肢體的協(xié)調和康復;另一方面,希望提供輔助性的就業(yè)服務。手工制品銷售出去,殘疾人還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目前已經有學員賣出產品,但該項目處于起步階段,如何鏈接更多資源,讓殘疾人就近就業(yè)或送往東莞等地就業(yè)是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不僅在康園中心,在安置區(qū)外的魯?shù)榭h特殊教育學校內,特殊幼兒班也在去年11月10日開班。東莞捐贈的教學用具和康復器材已經布置完畢,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聽力、言語、智力方面有障礙的殘疾兒童都可以在這里接受康復訓練和個性化指導。如今,第一批8名殘疾學生已入學。
參與該項目的東莞殘聯(lián)負責人表示,東莞·魯?shù)樘厥庥變喊嗟慕ǔ蓪⒅ρa齊魯?shù)榭h殘疾人公共服務和保障體系短板,有利于實現(xiàn)魯?shù)樘厥饨逃颉皟深^延伸”(以義務教育為基礎,延伸學前教育與職業(yè)教育),也是推動實現(xiàn)當?shù)貧埣灿變骸霸绨l(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的搶救性康教結合的重要發(fā)展策略。
從幼兒到老人,從健全到殘疾,康復器械、就業(yè)指導、托養(yǎng)管理等一份份幫扶政策,為身殘志堅的殘疾人提供支撐,為脫貧后殘疾人家庭致富帶來希望,也為脫貧攻堅收官后向鄉(xiāng)村振興過渡寫下注腳。
在東莞對口幫扶昭通市的魯?shù)榭h,各地許多貧困殘疾人的生活也翻開了新的一頁。桃源鄉(xiāng)鐵家灣村雙下肢癱瘓的馬玉見收到了電動輪椅,邁出家門開起了百貨店;水磨鎮(zhèn)小梁山左大腿截肢的趙慶賢安裝了假肢,方便了日常養(yǎng)羊;小寨鎮(zhèn)大坪村尖山社雙下肢癱瘓的劉之學獲得了上門培訓,在家門口學起了養(yǎng)蜂技術……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殘疾人 貧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