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P注這座紀念館?
8月15日
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75周年紀念日
35年前的今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正式建成開放
2020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當日也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館35周年紀念日。上午,該紀念館舉行升國旗、撞響和平大鐘儀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攝
截至目前,紀念館共接待
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觀眾
近億人次
2014年國家公祭儀式舉行后
每年參觀人數(shù)800萬左右
今天,一起走進紀念館“前世今生”在銘記歷史的同時緬懷同胞警醒世人珍愛和平
為喚醒冰封的“南京記憶”
1982年6月
日本文部省在審定
高中和小學教科書過程中
將“侵略”改為“進出”或者“進攻”
……
“教科書”事件激起南京人民的憤慨
紛紛要求建立紀念館
1983年8月13日南京市政府召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事件”座談會
隨后成立了
南京大屠殺編史建館立碑工作領導小組
正式發(fā)起籌建紀念館
當時50歲的段月萍是其中一員
今天,她參加了紀念館建館
35周年紀念活動
在段月萍看來
紀念館從建館起,就不是孤立的事
而是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希望一代代年輕人
把歷史真相維護好、傳承好
1983年,南京大屠殺編史組成立
并先后召開了七次編史專題會議
紀念館館址選在
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
和遇難同胞叢葬地之一的江東門
在編史建館立碑的同時
1984至1985年
南京市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展開了大規(guī)模系統(tǒng)調查形
成了一批珍貴的證言資料
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館名(原件)。中新社記者 泱波攝
1985年2月3日
鄧小平同志在南京視察期間
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1985年8月15日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40周年之際
紀念館正式建成開放了
1985年第一期展陳,由南京市博物館執(zhí)行,陳列的內(nèi)容主要為一年多來收集、整理的史料。
建館同時
在南京大屠殺的
屠殺遺址和叢葬地之上
當?shù)亟⒘瞬糠钟鲭y同胞紀念碑
如今的紀念館
是關于南京大屠殺歷史
日軍“慰安婦”制度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綜合型博物館
大量的文物、照片、歷史證言
影像資料、檔案以及遺址
對歷史真相做了完整的闡述
館藏的一件件文物史料
成為直擊心靈的“利刃”
將真相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目前,紀念館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三個必勝”主題展、“二戰(zhàn)中的性奴隸——日軍‘慰安婦’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個基本陳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類文物,262部影像資料。
紀念館內(nèi)現(xiàn)存三處南京大屠殺“萬人坑”遺址,分別展示了1984年、1998-1999年以及2006年發(fā)現(xiàn)的遇難同胞遺骸。
2015年12月,“三個必勝”新展館和分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建成后,紀念館總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展陳面積達2萬平方米。分布有7處廣場、23座單體雕塑和一座大型組合雕塑、8處各種形式的墻體、17座各種造型的碑體。
家國記憶與和平之聲在此交織
從1994年開始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每年都舉辦悼念儀式
2019年12月13日,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新社記者 泱波攝
2014年12月13日起
紀念館成為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固定舉辦地
紀念館每年都會投入資金
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慰安婦”制度受害者
抗戰(zhàn)老兵等群體進行援助
2019年11月30日,公祭日前夕,年過九旬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葛道榮老人,為曾保護了上萬名婦女和兒童免遭傷害的國際友人魏特琳女士雕像系上圍巾。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專家學者
海外華人、國際友人……
也在以不同的契入方式
為真相奔走
為正義發(fā)聲,為和平代言
著名歷史學家、南京大學教授張憲文
便是最早一批“打撈”家國記憶的人
他組織編纂的
72卷《南京大屠殺史料集》
共4000余萬字
迄今仍是世界上
關于南京大屠殺最翔實的史料集
為遇難同胞“守靈23年”的
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說過
自己有三件最值得紀念的事
一是三次擴建紀念館
二是地方公祭終于上升為國家公祭
三是將南京大屠殺檔案
成功申報《世界記憶遺產(chǎn)名錄》
在松岡環(huán)等一大批并肩同行的國際友人
海外僑胞的奔走努力下
捍衛(wèi)真相、呼吁和平的
理性聲音,飄洋過海
2004年
美籍華人魯照寧
通過中新社聯(lián)系到紀念館
從此開始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海外收集工作
自1985年8月15正式建成開放以來
紀念館先后接待多國政要
在紀念館現(xiàn)任館長張建軍看來
這段歷史記憶,經(jīng)歷了從個人記憶
集體記憶、城市記憶
國家記憶,到世界記憶的過程
在未來,慘痛歷史仍需銘記
無論國與國關系涼熱
在未來,和平依然如陽光雨露般珍貴
需要來者繼續(xù)努力
如今,每年的12月13日
凄厲的警報聲便會在每座城市上空響起
紀念館內(nèi)和平大鐘的鐘聲
也會在公祭廣場上久久回蕩
這些都無不在警示我們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紀念館 南京 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