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黃豆豆:美是不偽飾
黃豆豆,畢業(yè)于北京舞蹈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青聯(lián)常委、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jiān)、上海廣播電視臺合唱團團長。先后入選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關愛兒童自閉癥患者”形象大使。
光看臉,可能感覺不到,他其實已43歲。舞蹈,超越語言文字,是一種難以言表的、獨特的直擊人心。他在突破舞蹈的有限性,也在挑戰(zhàn)時間的有限性,他是有限性的突破者。
責編說:《豆志飛揚》全書8萬多字可濃縮為一個字,真。妻子說:特別羨慕他的單純、無雜念,把心里的力量百分之百地給到藝術。他說:如果處處異于常人,覺得自己“藝術”了,到頭來卻無法做到有情有性,真誠待人,更不會去愛人,那算什么?
人到中年的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jiān)黃豆豆,早已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初出茅廬的年輕舞者,雖然臉龐身姿依然年輕。
也依然率真。采訪中,他在猝不及防的一個噴嚏之后,下意識脫口而出:“媽呀!”瞬間回到大男孩。
公益舞蹈專場《舞出中國風》。采訪對象提供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美感,是真吧
記者:你認為,什么樣的,就可以說它是美的?
黃豆豆:從我自己感覺來講,是真吧。這是藝術創(chuàng)作一直以來最基本的起評點,我想,也應該是現在時代最重要的美感、最應有的審美吧——真實,真誠,不刻意做作,不自欺也不欺人。網絡技術越是空前發(fā)達,表達塑造越是空間無限,越需要時時警醒自己,越應該不斷回到本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好像是一個P圖時代,很多圖都要去修、去做。這當然無可厚非,有時也確實需要。但從我個人來看,我覺得會有這么多的P圖軟件,從某個角度上,或許說明著不少人總喜歡有特別多的修飾。有的甚至大幅度失真。如果追求虛假的美,以偽飾為美,我覺得就不大好。不管是藝術創(chuàng)作態(tài)度,還是大眾欣賞取向,真誠,都是這個時代一面“審美的鏡子”吧。
記者:你從小被倒吊起來拉長身高的故事已廣為人知。網上還有段勵志故事,說你小學二年級時,一次文工團來慰問演出,你被打動了,于是心底暗暗發(fā)誓,長大要當一名舞蹈家。是這樣嗎?第一次感受舞蹈之美,成為你的“觸動時刻”。
黃豆豆:其實我從小練功很苦,說實話兒時對舞蹈是不感興趣的。所謂“觸動時刻”,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當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原來舞蹈可以讓人找到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那要很晚了,估計是20多歲,自己第一次做編舞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感覺到,我可以通過自己編的舞蹈作品,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入在一個作品里,去跟大家溝通、對話、交流。那是我被舞蹈打開的“幸福時刻”。
記者:跳舞的黃豆豆,編舞的黃豆豆,對舞蹈之美的體會有不同嗎?
黃豆豆:跳舞和編舞,都需要由內而外;舞蹈審美,需要由表及里,兩者都同時注重“視覺美感”和“心靈觸動”。舞蹈之美,美在動心。也因此,要動心,創(chuàng)作是否真誠,就非常重要。
在編舞理念上,什么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記者:時隔18年,新版京劇《大唐貴妃》去年再次上演,獻禮國慶70周年。作為舞蹈編導,你被認為“力圖以新時代的審美重新演繹《大唐貴妃》”。如果說編舞者和觀眾在進行“美的對話”,你的對話風格是什么?
黃豆豆:對比18年前,這次等于是新版,不僅僅是重新演繹了。我主要做了當中幾場舞蹈,比較重要的是唐明皇擊鼓、楊貴妃舞蹈那場。我很少編純女子的舞蹈,這次全是純女子舞蹈,對我這樣一個原來以陽剛和男子舞蹈見長的舞者來講,是很大的挑戰(zhàn)。
我們全體劇組首先是尊重歷史。歷史上有唐明皇擊鼓、楊貴妃起舞這么一個記載。二是尊重前輩大師。梅蘭芳先生以前在《太真外傳》(原版《大唐貴妃》的改編基礎之一)里,有這個“翠盤起舞”。我們很慎重地討論后,決定按照當年梅先生“翠盤舞”這么一個形態(tài),來發(fā)展出新版《大唐貴妃》這場舞蹈。梅先生的“翠盤舞”只留下一張照片,非常珍貴。這個舞的完整跳法,其實已無從可考。我們就根據那張照片作為基礎來進行發(fā)展。梅先生當時是獨舞,這次我們做了一個群舞,設計了周圍所有舞蹈以西域舞蹈元素,來對話翠盤上楊貴妃的宮廷舞蹈。這也是考慮歷史,希望反映唐朝文化強盛、文化交融的,一個力求舞姿曼妙、美不勝收的大唐宮廷樂舞場景吧。
記者:在舞蹈的審美理念上,什么是你絕對不能放棄的?
黃豆豆:其實我不是那種特別會用理論來總結自己的人。從我來說,我一直堅持的就是自己舞蹈里的那種中國元素。這種“中國元素”,可以是傳承幾百上千年的、傳統(tǒng)的中國舞蹈元素,也可以是當今的,像我們這一代中國年輕的編舞者或舞者繼承發(fā)展的。我們傳承傳統(tǒng)的舞蹈,也在跟世界舞蹈對話時,堅持著當代中國舞蹈的精神和元素。
保持思考,對做原創(chuàng)的藝術家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記者:據說張藝謀、譚盾等欣賞你,除了扎實的舞蹈基本功,更多是因為你賦予了舞蹈深刻的思想,認為那才是真正吸引人的靈魂?!拔璧傅乃枷搿?,怎么去理解欣賞?
黃豆豆:有幸和很多一流的導演、作曲、舞美設計、編劇……許多門類的重量級老師都合作過。跟他們在一起,對我來說更多是學習的機會。舞蹈藝術很獨特,你很難用文字或語言去形容它。所以我們說,舞蹈是超越語言和文字的藝術。也正因如此,實際上是很難跟觀眾用文字或者語言,去解釋怎么理解舞蹈背后的思想性。只能是通過認認真真在劇場里,一場場看演出,慢慢去體會??赡苡械娜艘脦啄陼r間才能感受到,而有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感受舞蹈內在的傳遞、背后的思考。
記者:你幾乎天天堅持練功,也一直注意“保持思考”,動力是什么?
黃豆豆:堅持練功,是舞者每天必須要做的事。舞者到最后,是通過肢體來跟大家進行交流和對話的。保持思考,我覺得是一個當代人、每個人都要去做的事情。微博微信朋友圈時代,非常容易造成同樣的信息、同樣的內容。復制越來越多。無形當中,讓我們減少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保持思考,對藝術家、尤其做原創(chuàng)的藝術家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保持這么一個時空給自己。只有保持自己的藝術思考和判斷,最后才能保持你的藝術作品是原創(chuàng)的,具有自己的思索精神的。
肢體是不會撒謊的,體態(tài)步伐眼神里有“三觀”
記者:談到藝術教育,你一直很強調,“對”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要避免走入“誤區(qū)”。這個“好”的核心,是否就是“美感”?
黃豆豆:對的對的。一般來講,現在的藝術普及、入門,這些藝術興趣類的課程,對小學生甚至學齡前的孩子來講,還很難談得上怎么去“教會”他們。這個比較難。但至少可以引導孩子有一個積極、健康、陽光的審美體驗。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舞蹈更多應該是一個“快樂舞蹈”“陽光舞蹈”的概念,讓他們學會在團隊當中,打開自己的心扉,與同齡的孩子交流,把自己生活中看到那些真善美的東西,通過肢體的分享,傳遞給整個團體。然后在整個過程里,也幫助孩子們自己能夠特別好地,參與到互動當中。
我們經常說,肢體是不會撒謊的。你看“三觀”積極健康向上的孩子,往往他展現出來的體態(tài),他走路的步伐,以及他的眼神,那種內在的陽光與美,其實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一些所謂的藝術教學,太套路化了。孩子們被訓練成了機器,該有的靈性、童趣、天真都沒有了。
黃豆豆的日常訓練。 采訪對象提供
舞蹈沒三五年很難出效果,太急會傷孩子
記者:家長可以怎樣去辨別和把握,讓舞蹈真正成為美育?
黃豆豆: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對藝術普及和啟蒙教育越來越重視,這是好事。但也正因為,原來大家沒有積累太多的經驗,所以一下鋪開以后,各種各樣的機構建立各式各樣的培訓,客觀上形成一種“比較”的氛圍,甚至過度競爭。所以家長首先要對送孩子去學藝術課程,有非常平和的心理準備。
任何一個藝術領域的學習,從最基本的開始學,到最后能出成績,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舞蹈尤其如此。沒有三五年功夫,很難出效果??墒乾F在,很多機構為了迎合家長們迫切的心態(tài),把原來應該兩三年的課程,濃縮成八九個月,甚至更短。家長又不懂,覺得這個劈叉下去,就是會跳舞;那個腳尖立起來,就是會跳芭蕾。其實都不是這樣的。有時往往導致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
從專業(yè)舞蹈的訓練來講,沒有之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最起碼的基礎,要讓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立起腳尖,是很不科學的。先不談學得對不對,就算立起來了,很可能都會給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帶來負面影響。我也聽說過,給孩子壓腿扳腰,一使勁兒了,一用過力了,孩子就落下了傷,有的傷還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讓孩子有享受快樂舞蹈的機遇,或成為“最懂舞蹈藝術的觀眾”
記者:在你看來,什么樣的孩子,才適合、值得去“一代人吃三代人的苦”?
黃豆豆:很多家長因為自己不是搞藝術專業(yè)的,不了解,加上和別人一比較,內心就會比較著急。其實現在的孩子每天功課也很緊張,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學校已經很累了,周六周日在外面學的課程比學校還累。這樣的話,尤其很多學舞蹈的孩子,一講到舞蹈,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苦、是累。這對孩子的成長其實也不好。所以家長一定要放平心態(tài),要知道藝術的學習是要吃很多苦,花很長時間的,要在專業(yè)的藝術機構跟隨專業(yè)的老師,才能真正引導孩子在藝術上形成比較好的發(fā)展趨勢。
別的不說,就連扳一扳腿,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老師,他那個手感是很難用現在的量化分析去說的。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身體結構不一樣,韌帶的彈性也不一樣。有經驗的老師才知道,應該怎樣通過兩三年時間,用一種怎么樣循序漸進的辦法,怎么樣把握力度的周期表,幫孩子練好,而不是一下把孩子練廢了。
隨著社會對藝術普及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有機會接受藝術啟蒙和普及課程,這是很好的。但要有一個概念——所有的孩子有接受舞蹈啟蒙、享受快樂舞蹈的機遇,并不等于每個孩子都要去成為職業(yè)的舞者。可能十個孩子里面,有兩個,甚至只有一個,未來會成為與舞蹈相關的從業(yè)人員。更多的孩子應該是通過這樣一個經歷,學會以非常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團隊活動當中,以非常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另外,成為“最懂舞蹈藝術的觀眾”,能夠在劇院安安靜靜地,用心去觀賞舞蹈作品最精彩的內在表達。對家長而言,相比逼迫孩子學會舞蹈,更重要的,應該是引導孩子領會到舞蹈藝術內在的美感。
觀眾演員心與心建構的內在氣場,是舞蹈的真正魅力
記者:舞蹈藝術的欣賞,似乎不那么容易。你參加很多社會普及和大眾美育活動,有什么感觸?
黃豆豆:的確。跟別的藝術門類不一樣,舞蹈藝術的欣賞,很抽象,超越了語言和文字,門檻可能相對高那么一點兒。所以,最重要是做好前期的普及和導賞。每個文藝院團,都有文藝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之類的活動。我們上海歌舞團也是。后來發(fā)現,如果僅僅是去跳一次舞,其實效果也很有限。我們就開始嘗試做演出連帶的普及講座,結合演出,引導感興趣的學生和一部分老師,更好感受舞蹈藝術的內在魅力。
舞蹈之美,最后會體現在劇場的現實空間里。在那個空間,觀眾和演員,一起形成心與心建構的劇場,及其內在的氣場。我覺得,那個“氣場”,是舞蹈藝術真正的、在觀與賞之間的魅力。
我們也漸漸發(fā)現,只要能夠把這種舞蹈普及講座的方式堅持下去,其實觀眾是非常喜歡的。我們自己也能有更好的機會,從平時僅僅是練功房這樣的場地里突破出去,真正跟觀眾手拉手、心連心交流,明白觀眾對舞蹈藝術的期待和建議,從臺上走到臺下,溝通、交流。這對我們創(chuàng)作和表演,也都是很有幫助的。
記者:舞蹈已越來越成為現代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了吧?
黃豆豆:說一件事。我一直記得上次和團市委一起,組織的公益演出“舞出中國風”。原計劃是招募30位舞蹈志愿者,結果第一輪報名上來,就大大超越了原來想象的人數。最后我們9位老師,每人領了100多人報名的舞蹈視頻,從中遴選出前100名來上海面試,再確定最終入選的30人。這些人中,有藝術院校的舞蹈學生,也有精算師、學日語的;有上海的、西安的、沈陽的……也包括在韓國學舞蹈專業(yè)回國的,紐約大學舞蹈系畢業(yè)生。一下了解到,原來全社會這么多人支持舞蹈,愿意參與公益的舞蹈活動。我一開始也覺得這個成功的可能性不太高。因為你很難想象一場公益演出,招募志愿者,公益排練,公益演出,所有觀眾通過網絡拍票,這樣一個概念最后居然真的做成了。我從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舞蹈的力量,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失眠更多是因為創(chuàng)作壓力,太激動了。但沉醉在創(chuàng)作中很幸福
記者:2001年受命擔任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jiān)后,你曾感嘆,外面誘惑那么多,還能有一幫年輕人肯在院子里練舞蹈,就算有哪里做得不夠好,也不愿對他們發(fā)脾氣。
黃豆豆:隨著時代發(fā)展,現在關于舞蹈的整個氛圍、觀念包括條件,都比原來提升很多很多,孩子們的工作環(huán)境也好了很多。這里面最關鍵的,就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建立。因為這里不僅學歷從中專提升到了大學,而且從學校、院團到兩個劇場,一條線打通,讓孩子們能夠特別好地生活在純藝術的環(huán)境里。
我很羨慕現在十幾歲考上舞蹈學校的這些孩子們,從小就生活在這么好的藝術環(huán)境里。我相信未來從學員、演員到所有舞蹈工作者,會取得更高的成績。而且必須要一提的是,這個上海國際舞蹈中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舞蹈劇目在這里演出。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歡迎專業(yè)舞蹈學校團體,也歡迎愛好者,社會各方面熱愛舞蹈的人。高中到大學的舞蹈團體,同樣可以在假期和雙休日來這里,我也會參與面向社會的舞蹈講座和舞蹈排練。另外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發(fā)展基金會推出了很多活動項目,市民可以直接參與,走進舞蹈學校、舞蹈團、舞蹈劇場的日常工作,近距離感受舞蹈藝術。我覺得,這些都是這片土地上的藝術環(huán)境所凝聚而成的“美的力量”。
記者:那些年你還一度失眠,想工作的事,只能睡三四小時。你那時相信,做著做著,壓力會逼迫自己成熟起來。轉眼19年了,現在還失眠嗎?
黃豆豆:還是會。一直在排新劇目、帶新隊伍。之前是《大唐貴妃》,全女隊,最近是國家大劇院的《林則徐》,全男隊。人民英雄紀念碑第一塊浮雕就是虎門銷煙,所以整個舞蹈的氣質是很史詩感的,很壯闊、很凝重。失眠當然還是會有。現在失眠更多是因為創(chuàng)作壓力,太激動了。當自己沉醉在一個題材,會興奮到睡不著覺。這兩天是最關鍵的時候,后天就上臺了。所以幾乎每天都失眠,好像只能睡到5小時左右,其他時間都在工作。但是,沉醉在創(chuàng)作中很幸福。
只有真誠,才可能直指人心
記者:人到中年的你,最重要的從藝心得是什么?
黃豆豆:最重要的就是真誠。因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藝術,只有你以一個最真誠的態(tài)度,去面對,去表達,去溝通,去呈現,去跟大家對話,把自己最真的一面給到大家,才能獲得大家與你的真誠溝通。所以藝術作品,尤其是音樂、舞蹈,這些超越文字和語言的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要真誠。只有真誠,才可能真正達到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和效果。直指人心,對很多從事藝術的人來講,應該是永遠要去追求的境界。
記者:你的許多故事大家都已很熟悉。你自己最在意的,回眸一路走來最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黃豆豆:人到40多歲,回憶,更多的就不只是舞蹈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遇見了我的老婆。因為我自己從小是在長托幼兒園長大,4歲多,5歲不到一點,就被送到面向雙職工家庭開辦的長托幼兒園,待了快3年多。后來小學沒讀完就來學舞蹈,讀了6年在上海,然后又去北京讀大學?;貋砉ぷ?,又是住集體宿舍。所以我內心特別希望有一個家,最后呢,就碰到了我的老婆,我們就組成了一個家。所以現在雖然像我們這樣的工作,不可能天天回家,我們每年差不多累計有三四個月,是在其他城市巡演創(chuàng)作中度過的。但是只要心中有老婆孩子,你就會有精神層面的家園啊。
說起來,其實40歲過后,我似乎體會到了一個從藝術到生活的綜合感悟。男人的成長,好像就是一個個十年。像我,第一個十年,就是每天在調皮搗蛋中度過。第二個十年呢,每天想好好練功,把舞跳好。第三個十年,就是要拼事業(yè)。到第四個十年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是要綜合地去看待整個人生。中年以前,生活當中最重要的,還是比較單純地去想自己的藝術要怎么樣。中年之后,隨著慢慢開始經歷各種,包括至親的離開,你會越來越覺得,藝術和人生的內在感悟密不可分,藝術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生活本身也要過成藝術,或者至少過得藝術一點。要打通這兩者,最核心的,還是要真。(解放日報首席記者 郭泉真)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舞蹈 藝術 孩子 黃豆 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