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北京一中院“云”發(fā)布家事審判治理白皮書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徐艷紅)疫情期間家事糾紛如何解決?探望權的行使如何在疫情之下成為可能?法院對夫妻共債案件有何維權指引?2020年4月14日,北京一中院召開“戰(zhàn)疫能動司法 聚焦權利保障”家事審判治理新聞發(fā)布會,介紹北京一中院在疫情特殊時期審理家事案件的經驗做法以及探索的離婚證明書創(chuàng)新機制,同時通報了家事審判治理典型案例。
“云模式”開啟全新審判方式
發(fā)布會上,北京一中院單國鈞副院長首先就家事案件運用“指尖訴訟”云模式開展審判工作的情況進行通報。今年以來,北京一中院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全面開啟“云立案、云審判、云調解、云質證、云查詢、云保全”的全方位“云模式”,依托線上訴訟平臺審結各類家事案件占比超過50%,實現線上訴訟活動立體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便捷化、常態(tài)化、人性化。
針對在家事案件中占比較高且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涉探望糾紛,北京一中院創(chuàng)新“云探望”模式助力破解探望困境。單國鈞指出,“云探望”作為疫情特殊時期的一次創(chuàng)新嘗試,可推廣為長效機制,不僅在特殊時期適用,在特定情形下亦可適用,在調解和判決的基礎上確定“協議+判決,協議優(yōu)先”的處理方法,綜合“云探望”以及其他探望權行方式,滿足離婚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身份權保護“多種選擇”。
“云探望”助力破解探望困境
單國鈞介紹,法院的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即為男女雙方解除婚姻關系的憑證,民政部門一般不再為離婚雙方另行發(fā)放《離婚證》,北京一中院2015年至2019年審理的離婚案件中,超過20%的離婚訴訟當事人反映其在辦理銀行貸款、戶口遷移、出國簽證、子女留學等手續(xù)時,相關部門要求證明離婚事實,但因裁判文書中涉及多項個人隱私、財產分割等具體內容給當事人造成諸多不便。為此,北京一中院制作《離婚證明書》并規(guī)范發(fā)放,其中僅記載當事人信息及證明離婚等必要事項,不涉及具體案件事實,充分保護離婚案件當事人隱私和個人相關信息,強化人格權保障“多一公里”。
“證明書”有效延伸審判職能
鑒于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在家事審判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北京一中院結合現行立法及《民法典》草案的有關規(guī)定,綜合審查債務數額、家庭收入、借款真實性、錢款流向以及夫妻雙方意思表示、是否用于家庭生活或生產經營等因素,通過對當事人言辭的判斷、常理的分析和民事案件高度可能性的證明標準等綜合運用,形成《涉夫妻共同債務的維權指引》在會上一并發(fā)布,內容涉及夫妻共債的構成、司法解釋規(guī)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類型和判別、主張債務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偽造共同債務侵害另一方合法權益如何救濟等多個方面,實現對當事人財產權“多重保護”,對合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供了司法指引。
夫妻共債共意共享“指引書”切實強化權益保障
北京一中院從權益一體化保護角度出發(fā),圍繞家事案件審理實踐,梳理家事審判治理典型案例。北京一中院團河法庭庭長張琳就案例涉及“云探望”實現、“離婚證明書”出具、夫妻共同債務認定與執(zhí)行等備受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一步做說明,其中關于涉夫妻共同債務糾紛,白皮書圍繞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類型和判別、主張債務舉證責任的分配以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偽造共同債務侵害另一方合法權益如何救濟等多個方面,通過鮮活真實的案例介紹,進一步引導當事人理性維權,促進公眾與司法的良性互動。
“家事糾紛的解決、和諧社會的構建,不僅考驗著家事法官的個案判斷能力,更考驗著司法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北京一中院馬來客副院長最后總結道,“北京一中院將繼續(xù)為踐行家事審判新理念,探索家事審判新思路,建立家事審判新機制而努力,推進家事審判治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人性化,為促進家庭社會和諧穩(wěn)定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司法保障”。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家事 北京 中院 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