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
從“書荒”到“書?!?/span>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9月17日電 在中國印刷博物館展廳的明顯位置,陳列著《經(jīng)濟日報》1987年5月21號的最后一期鉛排報樣以及5月22日的最新一期激光照排報樣,成為中國印刷出版“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重要實證。
而這與“748”工程密不可分?!?48”工程即1974年8月,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準,國家確立的“漢字信息處理系統(tǒng)工程”研究項目。王選作為技術總負責人,成功研制出中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為漢字的信息化處理插上了翅膀。
最重要的是,“748工程”使計算機能夠識別、檢索漢字,為漢字的信息化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試想一下,如果計算機不能識別、檢索漢字,至今都不能用電腦、手機進行漢字的信息處理,后果不堪設想。世界上至今的讀者能和千年前的古人通過古籍對話的國度,目前除了中國,還有別的國家嗎?沒有!中華文化與中國文明因漢字得以幾千年綿延不斷地傳承,這是中國印刷出版的獨特價值。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即將來臨,各行各業(yè)都在梳理7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印刷出版業(yè)的故事也同樣精彩。中國印刷出版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是它的一個特殊使命。而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出版人、印刷人,總是在最危難關頭、最艱巨時刻,拿出創(chuàng)新之舉,使中華文化得以螺旋式上升。
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新中國政權,經(jīng)歷了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其間書報刊就發(fā)揮了宣傳真理、引導群眾、發(fā)動群眾的巨大作用。正因如此,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三天,即1949年10月3日就召開了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毛澤東主席專門為該會議題詞——認真作好出版工作——可見當時中央對出版工作的重視程度。改革開放初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關于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比如雙百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二為方向(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兩個效益(社會效益第一,兼顧與經(jīng)濟效益的統(tǒng)一),至今仍有效指導著我們的出版工作。隨著1990年,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誕生,1997年國務院頒發(fā)《出版管理條例》,開啟出版法治化進程;2003年啟動推行出版社轉企改制,激發(fā)活力,日益走上世界舞臺……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出版事業(yè)得到蓬勃發(fā)展。我們?nèi)匀徊荒芡洺霭娴奶炻殻河涗洑v史、傳播知識、傳承文明。
我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改革開放初期為了買到心中所仰慕的那本書,手中攥著節(jié)省出的飯錢,在新華書店前排著長隊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在我的書架上還保存著當時買的幾本名著和一本《怎樣快寫鋼筆字》的小冊子。除了讀書以外,還有讀報,讀的最多的是《人民日報》的大地副刊,那些大家名家寫的短而美的文章,對我?guī)椭艽?。那一階段對知識的渴求與補充,影響至今——目前我主持中國印刷博物館的工作,依然對文字秉持很高的要求。
現(xiàn)在再逛書店,感到的是琳瑯滿目、品種豐富,甚至有一種無從下手的幸福困惑。從“書荒”到“書海”,不得不說有印刷的貢獻,不得不說與“748工程”有著密切的關系。
記得曾有人說過,1400多年前中國印刷術的發(fā)明,在當時不亞于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對我們生產(chǎn)生活方式產(chǎn)生巨大影響。如何講好中國印刷出版的故事,也成為我們的使命。前不久中國印刷博物館主辦了首屆印刷出版文化國際研討會,邀請海內(nèi)外印刷出版界的專家,共同探討凝聚在印刷和出版業(yè)之上的文化性,如何引領當下世界各國人民在印刷出版的貢獻下取得更好進步,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印刷出版界落地生根。當然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會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地來豐富平臺,為人類大家庭的美好未來,貢獻一份小小的堅實力量?。?口述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孫寶林 采訪整理/本報記者 張麗)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