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保護心臟健康,聽聽院士怎么說
剛過50歲的人,平日身體健康,卻突發(fā)心臟病死亡。此類不幸不絕于耳,原因何在?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fā)布的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已達2.9億,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部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還呈年輕化態(tài)勢。
眾所周知,心臟健康很重要,但心臟疾病成因太過復雜,如何鑒別謠言,如何避免成為潛在心血管病患者,確診后又如何治療……大眾的心臟健康知識與專家預期還有距離。
近日,香港內科醫(yī)學院院士羅鷹瑞醫(yī)生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面對面,說說心臟保健那些事。
關于心臟的謠言
“英國研究人員曾耗時五年對200名男性進行的一項實驗發(fā)現,每天凝望美女10分鐘的男性,心臟會變得很健康,平均壽命延長四到五年……”這是真的嗎?如今,大眾很容易在互聯網上找到各類健康知識,這類信息還包裹著言辭鑿鑿的外衣,這讓專家有點憂心。
羅鷹瑞:如果你看到漂亮的人,可能心跳會快、血壓會高,會不會對心臟有幫助,我不知道。有些研究缺乏嚴格數據支撐,結果存疑。
葛均波:一些偏方、秘方對疾病不僅沒幫助,還會造成不良后果。比如,患者得了心梗,錯誤地認為放點血,心梗就會得到緩解。網上的一些內容有待商榷。而醫(yī)生臨床采取的醫(yī)療手段都是基于臨床醫(yī)學證據。這也是醫(yī)生存在的價值。
羅鷹瑞:以主流心臟病學方法醫(yī)治心臟病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以科學依據為依歸的醫(yī)學,患者不應自行判斷,不應亂服藥。
關于心臟支架
如今冠狀動脈介入術愈發(fā)成熟,大有超過冠心病搭橋的趨勢,那么是否血管擁堵就一定要裝支架?如何自我保健可以避免安裝支架?
葛均波:血管好比一條單向四車道的公路,其中兩根堵了并不影響通車,就算有三根堵了也不影響夜間通車,問題在于早晚高峰可能會堵塞。是否需要裝支架原則上是根據血管狹窄是否有癥狀決定的。
50%的狹窄,原則上無需放支架,這是鐵律。等到狹窄度達到75%,是不是一定放支架呢?如果沒有癥狀,醫(yī)生仍不會放支架,我會給你做一個評估,看看這個狹窄度是否影響了 “堵車的程度”。即使四車道中有三個車道發(fā)生堵塞,晚上12點沒車,也不會發(fā)生堵車。這時候,醫(yī)生可能會給你做一個平板測試,相當于假設增加一個上下班高峰的時間,如果這時間發(fā)生堵車了,說明這地方真的太窄了,醫(yī)生才會考慮給你放個支架。
我們從2002年就知道有一個規(guī)律,只要患者把自己的危險因素控制好,比如把膽固醇盡量降低,相當于把河里的沙盡量清除,讓渾水變清,這時即使河岸稍有損傷,慢慢沖也會疏通。理論上,50%-60%的狹窄首先吃抗血小板藥物,讓血栓不形成。其次,控制高血糖、高血壓,進而控制膽固醇。在國外,醫(yī)生還會建議患者不要抽煙。要知道,只要危險因素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到1.6毫摩爾/升以下,現在狹窄60%,過兩年可能就降到40%了,再過兩年就是30%。狹窄是有可能消失的,但是要堅持吃藥和保養(yǎng)。
羅鷹瑞:完全同意。在香港,如果病人出現心絞痛,血管狹窄程度有五六成,不知道需不需要放支架,醫(yī)生往往會采用一個水流儲備分數,它是一條很高科技的壓力線,來判斷堵塞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干預。
關于心臟保健
隨著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居民應如何有效防治心臟???長期堅持鍛煉的人得冠心病、心臟病幾率就低得多?專家似乎并不認同,甚至認為劇烈運動反而有害健康。
葛均波:美國報道過有一個58歲男患者,在過去10年中做了28次手術,每年差不多三次,他的心臟中有67個支架,并且他還搭過橋。我們的心臟就差不多六兩肉,安裝67個支架后,這個人的心臟幾乎跟北京的鳥巢一樣。不禁要問,是這個病人喜歡支架呢,還是他的醫(yī)生喜歡放支架呢?可能都不是。很多時候是 “不得不”。所以,與其到了 “不得不”的地步,不如從源頭上做好預防。
羅鷹瑞:冠心病危險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遺傳因素。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年輕時有冠心病,你得冠心病的機會就會提高。
葛均波:我們提倡居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量運動、健康飲食、好的心態(tài),遠離危險因素。比如,冠心病有四大主要危險因素:高血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有高血壓、糖尿病,通過藥物或治療手段獲得控制,遠離這些危險因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是有利心臟的。
再來談運動,如果一天走一萬步,只要堅持,我覺得是好的。最怕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人的血管好比一條河流,我們希望細水長流,而不是今天發(fā)水、明天干枯,這樣對河岸的損失會更大。所以,不提倡突擊搞劇烈運動。
羅鷹瑞:運動是可以幫助減少血管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但不等于說運動了就不會有冠心病。
此外,如果情緒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那么要改!要知道,“笑多一點、幽默多些”已列入預防心臟病發(fā)作的指南,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包括多接觸幽默讀物、電影或電視節(jié)目,不要過分嚴肅,抱著易滿足、常感恩的人生觀,不為雞毛蒜皮的事煩躁不安。
編輯:趙彥
關鍵詞:保護心臟健康 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