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由土而陶——是質變,是嬗變
偶然去過石灣后,又去過幾次,不為什么,只為看陶。
石灣的陶像莊稼一樣吸引著我。
其實,長著陶的石灣是個小地方,像北方的一個莊子——莊子里長的都是莊稼,石灣長的卻是陶,長了一輩子的陶。
莊稼自是有生命的,莊稼能讓莊子活一輩子;陶似乎沒有生命,卻也讓石灣活了一輩子——一輩子可以是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一次次看了石灣的陶之后,我曉得,沒有根的東西也能長在土里,也有生命。
站在石灣,穿過風塵,我似乎看到了地下那蔓延的根,縱橫的根,彎彎曲曲地執(zhí)拗地活著的根,根上結著陶,陶活在下面,也活在上面,活在過去,活得好,活在后來,還活得好,如北方的莊稼一樣生生不息。
什么土長什么莊稼,長麥子的土,長高粱的土,長野果的土,都不一樣。石灣的土自然不是一般的土,它適宜陶的生長。但即便我挖空心思,我也看不到石灣的土,如今的石灣是城,到處都是比陶堅硬的物質,比茅屋高大的墻。我的手指無法像幾千年前的石灣人隨意抓一把土,讓那些微細的顆粒像沙子一般揚起,在陽光中揮舞;在手里凝聚,由散到不散,由無形到有形;由粗糙到細膩,由質樸到美輪美奐。
石灣的土有它的溫度、硬度、粒度、厚度。我確定,石灣的土就是石灣的土,是石灣才有的土,是五千多年前綿延至今的土。
由土而生的陶,也是堅持了一輩子。五千多年,質樸得像莊子里的農(nóng)人,山脊,溪流,山花,野蜂,彩蝶……那個時代的石灣,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了生存,石灣的人學會了磨制鋒利的石器,他們攥著原始的工具切割,開采,一路披荊斬棘。而用汗珠子和泥燒陶,似乎是為了一種美好。陶可以盛住生活,生活的水,生活的酒,生活的滋味。他們隱隱曉得,有了陶,他們才會過上豐富且有品質的生活。
好的生活要男人和女人一起營造。那樣的生活場景已經(jīng)被牢牢地定格于石灣陶瓷博物館,烈日下光著膀子的男人正在打磨自己的生活,他嚴峻的目光與緊蹙的額頭,結實的褐色的皮膚,被泥裹了半截子的手臂以及手中的陶的雛形,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原汁原味。女人呢?女人在哪里?賢淑的俊俏的女人以女性的姿勢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一個剛剛成形的陶,她的手,依然陷于褐色的泥里,但她的目光是柔軟的,動作是舒緩的,她正沉浸在無比幸福的想象里,她背上的嬰兒正歪著腦袋咧著小嘴在夢里酣暢淋漓地遨游。
自土而陶,不是磨,不是敲,不是煅,是燒,盡管煅與燒往往連在一起。煅用的是狠勁,燒卻是溫和的,循序漸進的,能使泥坯脫胎換骨。只是,麥草的力量是有限的,它燃燒之后隨風飄搖的火焰讓陶無法集中升華。才有了窯,陶窯。
石灣的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龍窯。龍窯自是很大,像它的名字一樣威風八面。石灣的龍窯依山坡而建,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如熊熊火勢的走向。一棵經(jīng)年的古榕籠罩在龍窯之上,像是龍須似地密不透風。而它的根,竟然繞過“山脊”,盤踞在龍窯的背后。龍窯便像臥龍,似睡非睡,警覺而靈敏。
南風古灶是石灣最古老的一座龍窯。既是龍窯,名頭如此響亮,為何又取了個小氣的名字?南風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間,五百多年來,以傳統(tǒng)的柴燒方式燒制陶器,至今保存完好。被冠以“灶”的原因,石灣人以前大都以陶業(yè)為生,龍窯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產(chǎn)工具,其地位與戶戶燒火做飯的爐灶同等重要,稱為“灶”,是被高看,不是小瞧。
我?guī)状握驹谀巷L古灶前,面對或背對去想象它的歷史。我的目光過于短淺,看不到五百多年前它熊熊燃燒的壯闊。但是,至今仍彌漫的柴火的氣息,讓我聞到了陶工的汗水,泥土的芳香,陶的浴火重生。我仿佛看到密密匝匝的興奮、期待的目光隨著陶膛的火在四周盈漾。石灣人祖祖輩輩的希望,都在這灶口里。
南風古灶窯體總長34.4米,窯室內(nèi)長30.87米,窯面有投柴孔29排,每排5個?;鹧圩鳛闊G時觀測窯溫和投放木柴之用。窯爐前端的燃燒室俗稱“灶頭”,是用于預熱升溫。窯灶共有五個窯門,用于陶的出入,窯體左側的4個俗稱“灶口”,尾部的一個俗稱“欄尾”。這些精巧的“機關”的作用,我感受不到,但是陶工能,陶工時而文火,時而武火,時而面火,時而腳火,那陶,紅釉還是綠釉,藍釉還是白釉,用何等的火,何等的工夫,何等的耐心,陶工知道分寸——石灣的陶自此而生,有了烙印,有了品性,有了色彩,有了在風風雨雨中屹立的骨架與魂魄。
石灣是陶的城,是陶都,陶城,發(fā)達于唐宋時期,至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今日,你若進了石灣,也儼然進了陶界,到處都是陶,精巧的,絢麗的,粗獷的,大氣的,詭異的,變幻的……從歷史的煙云中走來,帶著濃郁的嶺南文化氣息。
是的,由土而陶,是質變,是嬗變。
編輯:楊嵐
關鍵詞:石灣 由土而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