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家人面前常“秀恩愛” 守護國寶也是愛情的表達
我們今天懷念張先生,是因其獨到、精準的眼光,因其無私、愛國的氣魄,因其淡泊、豁達的心態(tài)。而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輩,一位嗜藝如癡的老者,一個愛吃愛笑的老小孩。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看看張先生親人眼里的這位好父親、好外公。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
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
1898-1982
名家騏,字叢碧,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
工詩詞書畫,對戲劇也有很深的研究
陸機《平復帖》、展子虔《游春圖》
李白《上陽臺帖》、杜牧《張好好詩》
范仲淹《道服贊》、蔡襄《自書詩》
黃庭堅《草書》 ······
上面這些大名鼎鼎的珍貴文物皆經他手,又無償捐獻國家??梢哉f,他是這些國寶的“守護者”。
昨天,美術報官微與各位讀者分享了陸機《平復帖》的圖文賞析,不知各位還滿意嗎?(可點擊下方圖文轉跳)
這些國寶的有著極高藝術價值,一方面體現(xiàn)在其藝術造詣,另一方面其流傳至今亦成為藝術史的見證者。
本文由張伯駒潘素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提供專稿
微信版本略有刪減
完整內容請見美術報版面
女兒眼中的潘張夫婦
收藏國寶《游春圖》的背后
有夫人潘素變賣首飾的無私支持
父親母親伉儷情深,相濡以沫至白頭。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書畫。
精神上也是高度的統(tǒng)一,比如父親看到好的書畫精品,千方百計地買下來,錢不夠借錢也要買,實在不行就和母親軟磨賣掉首飾來湊錢,其實母親每次都主動變賣細軟支持他的收藏。
比如他購買《游春圖》時,當時文物商人馬霽川用極低的價格收回流散在東北的《游春圖》,知道張伯駒要購買竟開口要價八百兩黃金,這顯然是在訛詐,縱使父親稱得上家財萬貫,但購買名作太多,手中沒有這個數(shù)額的黃金,又不能坐視奸商將國寶盜賣到國外!
想到這里,父親將此情況馬上報告給故宮博物院時任院長馬叔平(馬衡),陳述此卷應收歸故宮博物院,并建議院方致函古玩商會,不準此卷出境。但時隔幾日,函告:故宮博物院因經費不足,無力收購。
無奈,父親來到琉璃廠,走進榮寶齋、一得閣、慶云堂。。。。。。每到一處便說“有一幅《游春圖》,此卷有關中華民族歷史,萬萬不能出境,如果有誰為了多賺金子,把他轉手洋人,誰就是民族敗類”。
馬霽川見《游春圖》一事已鬧得滿城風雨,他再轉手洋人亦很困難,于是同意降價讓與我父親——最后愿意二百二十兩黃金出售。
然而二百二十兩黃金也不是小數(shù)目,父親想到變賣自己的房子(原清朝李蓮英的舊墅)來購買作品,誰料馬霽川節(jié)外生枝借口金子成色不好,要再追加二十兩,不然《游春圖》將要另尋新主。
萬般無奈,父親讓母親把她的首飾賣了,終于保住了《游春圖》。父親母親就是這樣的互相信任扶持,在大義面前視金錢如糞土。
但最終將不惜千金乃至生命換來并歷盡曲折艱辛保存下的國寶無償捐獻給了國家,獲得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簽署的褒獎狀。他們覺得這是黨和國家給予的殊榮而自豪。
節(jié)選自張傳綵《故人已隨黃鶴去 唯有大愛永留存——追憶我的父親母親》
女婿眼中的張伯駒
遭逢綁架,絕食明志
不賣書畫贖身
岳父一生的藝術之路,坎坷不平,塵劫伴隨他始終。盡管如此,可他從來未懊喪,也從未回頭。
記得一九七九年夏,岳父偶患腹疾,在病榻上和我聊及張勛復辟事和他一生鑒藏書畫事時告誡我說:“人生在世,愛國是大事,決不能糊涂,小事滿可不必計較?!?/p>
一九四一年,汪精衛(wèi)手下師長丁雪山在上海駐扎,經常綁票大發(fā)橫財。有一天,我岳父剛步出巷口,驀地被一幫強人持槍綁去,索價三百萬(偽幣),不然“撕票”。
這可哭壞了我岳母潘素,到處哀告,一時哪里能籌集到這筆巨款?不久,土匪派人通知我岳母,說岳父連日絕食,已昏迷不醒,但求一見。得見時,岳父已憔悴不堪,岳母不免唏噓??晌以栏笇⑸弥韧?,悄悄關照岳母:寧死魔窟,決不許變賣所藏古代書畫贖身。
如是僵持了近八個月,土匪見敲詐無望,自動將贖身價降到了四十萬。經過岳母多方奔波借貸,總算贖出了岳父。
三顧《平復帖》
終得償所愿
《平復帖》真跡,岳父在湖北賑災書畫展覽會見過,擔心重蹈《照夜白圖》覆轍(被商人轉手出境),立倩閱古齋韓君(即韓博文,編者注)往商于溥心畬,勿再使流出國外,并請讓。但溥開口要價二十萬元,事未成。
一九三七年,葉遐庵舉辦上海文獻展覽會,岳父又挽張大千先生致意溥氏,愿以六萬元求讓,心畬先生不肯,事又未成。
至夏,盧溝橋事變起,岳父由滬抵京。臘月二十七日岳父從天津回京,火車上遇溥沅叔先生,得知心畬先生遭母喪,正在籌款事,遂請溥先生代為說合,以四萬元之價得《平復帖》。
為此,岳父欣喜若狂。慶幸此寶未被商賈轉手流出國外。一九四一年秋,岳父攜全家入秦。一路中,將國寶《平復帖》縫入衣被,雖經亂離跋涉,未嘗去身,可見用心之苦。
一九五六年,我岳父出于赤誠的愛國心,與岳母共商,從三十年蓄藏的書畫名跡中挑出八件精品無償捐贈給國家,以償夙愿,當時的文化部長沈雁冰特寫獎狀以褒獎。
節(jié)選自樓宇棟《塵劫難移愛國志——淚憶岳父張伯駒》
外孫眼中的外公
外公、外婆感情好,分開幾日
總要填幾闕詞,表達思念之情
在我的記憶中,他會為了想吃一個桃子而沒有如愿,就坐在地上耍賴,儼然一個略帶頑皮的好老頭、老小孩。
他富而不驕奢,對于窮困更是泰然處之。他可以坐在我的自行車后座上去串門,有時候也讓我陪著他坐公車出去。那時候不能經常去飯店吃飯,偶爾會去一次莫斯科餐廳(俗稱“老莫”)去吃一頓,他必定是從容優(yōu)雅地細細品味著去吃。在家里,即使是一盤青菜加白米飯,他也會端莊恭敬地去吃。
外公在我眼里總是從容恬淡,外公、外婆琴瑟和諧,伉儷情深。他們在一起有著驚人的默契,他們日常要么切磋棋藝,要么一人畫畫另一人題詩。
外公如果和外婆因為出差分開幾日,總要填幾闕詞,表達思念之情。家中總是一片和諧,即使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們也從不說悲憤喪氣的話。
后海二十六號,外公、外婆的故居。小院不大,但春有紫藤、白丁香、紅牡丹,盛夏有芭蕉幾叢,秋有菊花滿院,冬天干樹枝上的紅柿子映著白雪,很是雅致脫俗。還記得小時候,一到春天,外公就叫我在院子里種下很多牽?;?。
別看是這種小草花,一到盛夏,花開的非常繁盛,萬紫千紅,花香四溢。外公從青少年時代便喜歡貓,所以家里一直養(yǎng)著幾只波斯貓在院里嬉戲,即使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小院里依舊生機盎然、其樂融融。
詩詞背不出
不準外孫吃飯
當我年齡尚小的時候,我和外公、外婆并不是一直住在一起的。我和父母住在西安,外公外婆在吉林工作,我們要隔上一段時間才能見面,但是每每見了面他都督促我學習,很嚴厲,說一不二。
早上起來,外公在案頭隨手拿筆寫一首詩或詞讓我背誦或教我練習書法,并且要在當天背誦下來,如果背不出是不讓吃晚飯的。
所以一直耳濡目染的我,漸漸的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繪畫情有獨鐘便跟著外婆潘素學習繪畫青綠山水畫。
節(jié)選自樓開肇《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我與外公張伯駒的點滴往事》
今天(4.3)“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外展出,找個時間去看看,向這位“國寶守護者”致敬。
來源: 《美術報》
編輯:楊嵐
關鍵詞:家人面前?!靶愣鲪邸?#32;守護國寶 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