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楊波:深受十九大鼓舞 干一行、愛一行
焊接,大家多多少少都見過,穿著防護服,蹲在地上,戴著手套,一手舉著焊槍,一手舉著面具護在臉前,焊槍下一片火花四射。但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焊接工作做到極致也能享受到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2010年,楊波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來自重慶工業(yè)設備安裝集團的楊波就是這樣一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重慶市杰出技術人才、2017“巴渝工匠”等多項榮譽的焊接高級技師。
“工匠”并不是天生就是工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將工作做到極致,他們也是一點點的累積,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高中畢業(yè)的楊波剛好碰上當時的重慶第二工業(yè)設備安裝公司(即現(xiàn)在的重慶工業(yè)設備安裝集團)招工,跟大多數(shù)報考的初中畢業(yè)生相比,楊波在文化基礎上有些優(yōu)勢,招工考試成績優(yōu)異。他一直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名電工,但事與愿違,公司讓他跟隨焊工師傅學習焊接,成為一名焊接工人。工作后領導也看出了楊波的思想波動,時常找他溝通談心,一段時間過去后楊波終于決定先安心做一名焊工。跟著師傅學藝兩年后,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可以獨當一面。一次碰上他需要獨自完成一項焊接任務,沒了師傅的指揮安排,他突然發(fā)現(xiàn)面對這項任務根本無從下手時才意識到自己離出師還遠。這次的挫折對楊波觸動很大,自此他對焊接工作的態(tài)度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
如果說之前他只是安心做一名焊工,那么自此楊波才開始用心做一名焊工。
楊波在現(xiàn)場施工。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楊波不懼夏日高溫和冬日的陰冷,在繼續(xù)跟著師傅學習之余,休息時也常撿廢料來自我練習。年少時作業(yè)不懂得防護,周身被火花迸濺而留下的疤痕到處都是。除了動手,楊波還注重動腦。細心觀察老師傅的焊接手法、翻閱焊接理論書籍。白天反復練習的焊接心得,晚上一定記下筆記總結經(jīng)驗,慢慢的,楊波養(yǎng)成了每天記筆記的習慣直到現(xiàn)在,三十年來,他用過數(shù)十個筆記本,摞起來近1米高。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辛苦努力和學習,讓楊波掌握了14種焊接方法。
由于重慶工業(yè)設備安裝集團是承接項目的施工單位,石油化工、大型罐體、壓力容器、高溫高壓管道、鍋爐電站、天然氣長輸管線、鹽化工等工程項目均有涉及,項目工程的多樣性讓楊波接觸到了更多種類的焊接材料類型,用楊波自己的話說“在有些復雜的工程中,一次能接觸到三、四十種不同材料”。焊接材料的多種多樣讓楊波吃了不少苦、費了不少時間來鉆研如何焊好焊成功,同時也獲得了更多寶貴的經(jīng)驗,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焊接技術本領,解決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超大、超厚、超薄及特殊類材質的焊接疑難問題,特別是帶領公司一批技術骨干解決了鋁及鋁鎂合金、鈦及鈦合金、25-20和25-18高鉻合金、鎳及鎳合金材質、鋯金屬材料等有色金屬方面的焊接疑難。
在一些焊接質量要求很高的工程上,如輸送高壓氧氣管道的鎳及鎳合金材料焊接,焊縫的要求近乎苛刻。不僅要做到單面焊雙面成型,而且焊縫內壁成型后要做到與母材管道內壁一樣平滑,有些可容納人進去的大型管道還能進行實時觀測,而一些進不去人的小管道只能憑借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高超的技藝來完成,楊波正是能完成這樣“苛刻”任務的人。在擁有過硬的焊接技術后,楊波還追求“焊接美”的極致,別人可能認為質量達標就可以,楊波偏不,做,就做到極致!
施工單位的特點就是人跟著項目走。多年來,深山、戈壁、高溫高寒中都留下過楊波工作過的足跡。在人煙稀少的曠野、深山中,楊波和同事們除了要與孤寂和辛苦為伴,還要跟周遭惡略的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
在三峽庫區(qū)跨越三個區(qū)縣的天然氣管道焊接施工中,楊波和同事一路跟著管道在峽谷河流間穿梭,3個多月的時間里,吃住都在距離城郊一個多小時車程的荒山野嶺上,由于要隨著施工的推進不斷移動宿營地,一副鐵支架、一張竹木板、簡易鋼管支撐著的幾張彩鋼板就成了他們的休息房,遇到大風大雨天氣,彩鋼板被掀翻他們只能前往森林里躲風避雨。白天要頭頂烈日暴曬,晚上還要提防攀爬進來的各種毒蛇和蟲子,單是山里蚊子的兇猛叮咬就讓他們苦不堪言。
某公司鹽化鈦復合板MVR結晶器現(xiàn)場施工組焊。很多施工現(xiàn)場就像圖中顯示一樣,作業(yè)面光滑并懸空在高處,需要搭設腳手架配合施工。
在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那種焊接場景已經(jīng)是最舒適的作業(yè)方式。焊工的作業(yè)面可能存在于各個管道和角落中,懸空、倒立、攀上高高的手腳架等都是他們可能會遇到的作業(yè)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眼準、手穩(wěn),保質保量的完成焊接任務實屬不易。更不用提遭遇耐熱材料時面對高溫的困苦,僅是焊口周邊溫度就能高達300多度(焊接時需要額外輔助加熱),長期的作業(yè)環(huán)境溫度基本都在40-50°C左右,如果是在罐體內狹窄受限的空間作業(yè),工作環(huán)境溫度可達60-70°C。焊工們頭戴防護面罩,身著厚重防護服,手戴橡膠手套,腳穿防護鞋,在這種溫度下,一次焊接任務下來,防護服索性黏在皮膚上,腳會被汗水泡發(fā)變腫,走動起來疼痛難忍。
三十年來,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考驗和磨練中,楊波從一名一線焊接工人一路成長為焊接高級技師、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用楊波自己的話說就是誰能想到一名普通的焊工能走上管理崗位,成為一名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楊波信奉“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并不滿足于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只有高中學歷的他一直沒放棄上大學的理想,憑著自己的毅力,自考完成了大專課程,后又去重慶大學進修了一年焊接專業(yè)課程。
當記者見到楊波時,他先把自己的平板電腦放在桌子上支撐好,看著記者好奇的眼光,他笑笑說,走哪都要帶到哪兒,工作需要。原來楊波還自學了VUE等制圖軟件,現(xiàn)在搜集材料,寫論文、制圖都離不開這個小小的平板電腦。原來,現(xiàn)代焊工早已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只有操作焊槍的單一技能了。多年來,楊波2次協(xié)助參與編寫國家級工法,1次參與編寫重慶市市級工法,獲得技術成果、發(fā)表技術論文十數(shù)項/篇。2010年3月重慶市總工會授予以楊波為帶頭人的“勞模工作室”牌匾,2013年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銘牌“市級技能專家工作室”。工作室集技術攻關、技術創(chuàng)新、焊接培訓等功能于一體,解決企業(yè)生產(chǎn)技術難題,推動企業(yè)產(chǎn)業(yè)升級和技術進步,為企業(yè)培養(yǎng)技能骨干,并積極響應參與重慶市教委等部門聯(lián)合打造的“雙師雙千”校企合作交流平臺,為職業(yè)院校進行案列授課,把多年沉淀的技能技巧、實踐經(jīng)驗、成長經(jīng)歷與師生一起分享。
2017年,楊波成為重慶市年度十大“巴渝工匠”之一。熱愛自己的工作、能吃苦能鉆研是楊波眼中工匠精神的必備,除此之外,楊波還特別強調了傳承和品德,他說,沒有傳承就是“孤家寡人”,技藝就無法延續(xù)下去。以楊波為帶頭人的工作室?guī)С隽艘慌忠慌暮附蛹夹g骨干,在楊波帶的40多個徒弟中,獲得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的就有3人。他常告誡自己的徒弟和身邊的同事,“一定要勤奮學習,善于總結和消化,要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去創(chuàng)新,不要搞虛化的東西”。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讓楊波深受鼓舞,他說,“感覺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只有在實際工作中腳踏實地、甘于奉獻、淡泊名利,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在職工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讓大家感受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是大有作為的!”(圖片除署名外,其它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楊波 焊接 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