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讓土地重煥生機
民主黨派建言農村閑置土地管理
進城務工、務農收入低、青年一代不愿務農……目前我國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無人種地的現象。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農村生活方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和轉變。農村勞動力外流為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但也造成了農村土地閑置的問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18億畝耕地紅線也在不斷迫近,國家的糧食安全也面臨嚴峻的考驗。不僅如此,農村的大量閑置土地浪費了國土資源、損害耕地的質量、存有安全隱患、破壞村容村貌等。
土地閑置亟待解決
廣東省此前披露的整治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共督察清單的1998宗、7666公頃閑置土地。湖南長沙市國土部門負責人表示,長沙市閑置土地達1.7萬畝……雖然目前全國的土地閑置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但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國土地閑置問題仍然很突出。
“民以食為天”,一句話道盡了糧食對人類的重要性。古往今來,糧食的不可或缺使農業(yè)成為國家的重中之重。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土地資源是發(fā)展農村經濟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何妥善處置農村閑置土地,關系到群眾利益格局的調整,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處置不妥,必將影響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
我國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xù)的非農業(yè)建設占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并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規(guī)定繳納閑置費;連續(xù)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準機關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但現實中操作仍然困難重重,閑置土地無償收回制度在現實中也很少被執(zhí)行。民建重慶渝中區(qū)委會副主委齊飛表示,簡單地對閑置土地實行“一刀切”的無償收回制度是難以實現提高土地利用率這一目的,更無益于經濟發(fā)展的。民革龍巖市委會副主委鄭作俐也表示:“農村土地閑置將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要有效應對這個問題,需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
發(fā)揮農民主體作用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土地實行的是集體所有制。因此,發(fā)揮農民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閑置土地的后續(xù)利用?!笆濉逼陂g,我國扶貧開發(fā)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貧困地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的差距仍然較大,甚至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資源浪費和土地資產沉睡。
“在我們中國土地這么稀缺的條件下,土地閑置是很可惜的,我們一定要把這個資源配置好。”民盟中央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晨貴認為,這件事也還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從政策層面上,應該是各種渠道、多元化地探索,應該是因地制宜的。必須要尊重農民的意愿?!案戕r村的建設,我們必須要分清楚你是外邊的客體,在圈里邊的農民是主體,客體的判斷不能代替農民主體的選擇?!?/p>
九三學社中央也在一份《關于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的建議》的提案中指出,搞好土地確權登記,要確立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義進行限制和強制流轉;農民土地流轉中取得的收益全部歸農戶所有。
今年兩會期間,民革中央提交了《關于以農村土地改革為引擎,推進脫貧攻堅向脫貧致富轉變》的提案。提案指出,依托貧困地區(qū)資源條件,用“地隨人走”政策助推均衡發(fā)展。民革中央建議我國實施“地隨人走”政策,一是大大激活貧困地區(qū)宅基地資產,解決發(fā)展資金問題;二是實現土地指標的合理轉移,解決城鎮(zhèn)建設用地指標問題;三是增加耕地面積,促進土地流轉,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四是解決市民化的農民徹底脫貧問題,實現均衡發(fā)展。
健全機制確保土地利用
農村土地閑置,一方面是由于勞動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思想觀念守舊有一定關系。不少農村地處偏遠,資源匱乏、交通不便、電力不達、信息不暢,有些村的農田道路、防洪堤等公共設施常年失修,生產生活不便。因此,要在確立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土地的綜合利用。
“首先要嚴格執(zhí)行現行的各項閑置土地處置政策,及時、堅決地處理閑置土地;其次則要在鄉(xiāng)鎮(zhèn)、村聘任土地執(zhí)法監(jiān)察信息員、協管員,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執(zhí)法監(jiān)察網絡?!编嵶骼J為,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關系我國農村剩余土地的綜合利用。
民革中央也建議,要立足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大局,制定相關政策,允許貧困地區(qū)農村集體利用其儲備土地建工業(yè)園區(qū),允許土地入市交易、股權轉讓、繼承和抵押等。民革中央同時還建議,應實施靈活的土地保障政策,推進多元化的土地資產盤活模式,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
農工黨中央曾在前年的兩會期間,提出提案建議引入社會資本,盤活“空殼村”閑置土地。農工黨中央認為,在充分重視市場風險的前提下,大力引入社會資本,改善農業(yè)基礎公共設施條件,優(yōu)化配套教育、醫(yī)療條件,改善農村居住生活條件,吸引更多農林、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優(yōu)秀人才,形成共同開發(fā)的良好局面。
在支持土地流轉方面,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加快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指導和鼓勵農民對土地進行流轉,促使農村土地集約化使用,為社會資本進入農村奠定基礎。加強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監(jiān)督與管理。搭建各級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按照有關法規(guī)和政策,制訂合理的土地承包流轉登記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詢制度、糾紛調解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明確流轉的規(guī)定、程序、期限等,使社會資本更便捷地進入現代農業(yè)。
此外,要積極引導農村轉變思想觀念,更新對土地的認識。民建會員馬小維也認為,在處理農村剩余土地時,要實現兩個分離:即農村基層組織社會行政職能與發(fā)展經濟職能分離,戶籍身份與村集體經濟資產權益分離。同時,通過新體制、新機制的引導,有利于加快轉變農民思想觀念,形成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使農民真正走向市場,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yè)轉移,推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形成農村社會富裕、和諧、穩(wěn)定的新局面。(見習記者 李 可)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土地 農村 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