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太倉港:新時期“鄭和號”重裝遠航
長江集裝箱港第一港、長江外貿第一大港、全國木材進出區(qū)第一大港、長江進口鐵礦石第一大港……20余載,江蘇太倉港從一個內河港蛻變升級為一座國際化海港,屹立在長江之畔。
隨著航道條件的改善和海港化管理政策的實施,太倉港已基本形成近洋直大集散中心、內貿轉運樞紐、遠洋中轉基地。在太倉港區(qū)注冊和經營的港口碼頭、物流、運輸、倉儲及港口關聯(lián)依存企業(yè)達438家,上交稅收總額達40億元。
據(jù)了解,太倉港,古稱劉家港,位于太倉東部、長江入??谀习?始興于隋唐時期。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樞紐港。明以后,港口逐漸沉寂。1992年初,江蘇省委省政府根據(jù)國務院召開的沿江開發(fā)開放會議精神,決定將太倉港列為江蘇重點開發(fā)建設的港口。
2012年12月,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交通運輸部共同批復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太倉港作為沿海港口管理,并執(zhí)行海港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政策。太倉港成為全國第一個享受海港待遇的內河港口。這意味著,從大海進入長江、從長江進入大海的貨輪不再需要同時向上海引航站、長江引航中心太倉站雙向申請,實現(xiàn)一次申請,在航交接。
隨后交通運輸部又落實放開太倉港以下水域五星旗海輪進江引航,五星旗海輪無需申請引航就可自主進出太倉港。至此,太倉港全面實現(xiàn)了海港化,邁入了大船大港時代。長江口通航水深達到12.5米后,7萬噸級散貨和第四代集裝箱船舶可以全天候進出太倉港,20萬噸級散貨和第五、六代集裝箱船舶可以減載或乘潮進出。
航道條件的改善和海港化管理政策的實施,使得船舶進出港速度更快、時間更短,碼頭利用率更高。6年多來,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長19%,成為長江集裝箱第一大港。2016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08.1萬標箱,貨物吞吐量年達2.3億噸,居全國主要港口第14位,外貿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19%,并躍升為長江外貿第一大港、長江進口鐵礦石第一大港、全國木材第一口岸。2017年1-5月份,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貨物吞吐量和外貿貨物吞吐量分別達174.5萬標箱、1.08億噸和318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4%、22.8%和8.3%,增幅列全國主要港口前列。
在集裝箱航線數(shù)量方面,截至目前,已開辟各類集裝箱航線188條,其中遠洋航線24條,直掛日本、韓國、東南亞、俄羅斯和我國臺灣等20個主要港口;內貿航線46條,實現(xiàn)了與沿海各主要港口全面對接。
對于未來發(fā)展,《太倉港“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太倉港將放大江海交匯、海港政策、連片岸線、腹地經濟優(yōu)勢,著力構建公鐵水綜合立體集疏運體系、江海聯(lián)運中轉體系、江海河交匯的航線網絡體系、高度集聚的特色物流體系、環(huán)境優(yōu)良的開放服務體系、綠色智能安全的行業(yè)治理體系,全面建成國際江海聯(lián)運樞紐港和長江水運集散中心、集裝箱干線港,成為長江南京以下江海聯(lián)運港區(qū)的核心港區(qū)、深度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合作分工的重要北翼、輻射帶動長江沿線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進出口門戶。2020年吞吐量力爭達2.5億噸,其中集裝箱600萬標箱。
新時期“鄭和號”——太倉港將重裝遠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太倉 長江 集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