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新式理財更要認清謊言
最近,有位朋友來咨詢某理財項目是否靠譜:項目號稱是政府相關部門從國外引進的一個物聯網數字貨幣平臺,前期參與者能在平臺謀取不錯的職位,不僅薪水不菲,還能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提現。之后只要能拉來更多“人頭”,積分就會隨“業(yè)績”水漲船高,提取的現金自然越來越多。“積分換錢,不虧穩(wěn)賺,只漲不跌?!毙麄髡Z中充滿了誘惑,還夾雜著物聯網、數字貨幣、分享等眼下最時髦的詞匯,讓普通投資人瞬間感覺“高大上”。據說,已經有不少人參與其中。
無獨有偶,另一位朋友正打算把一筆閑置資金交給某私募基金打理,說是這個基金正在投資一些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科技項目,風險小,不但保本無憂,還能有不錯的投資收益。
筆者聽到越來越多希望一筆投資、一夜暴富的例子,但只要細心一想,其實漏洞不少:物聯網數字貨幣平臺既沒有物聯,也和數字貨幣沒什么關系,僅僅是圈人頭送虛擬積分,這就相當于傳銷,未來必然還要搭上自己的錢財。再看私募基金投資,雖然所投的人工智能正在“風口”上,但越是處于科技前沿領域,所面臨的技術、市場、產業(yè)等風險就越大,投資的不確定性也越大,很難做到一本萬利。面對一個連自己也看不明白的專業(yè)領域、一家不了解的企業(yè),僅憑別人的口頭推薦就進行投資,很容易落入陷阱。
尋求快速致富的心理,是當下很多人的共同心態(tài)。這幾年,看多了通過炒房迅速積累個人財富的新聞,聽多了個人資產快速增值的神話,也目睹了一個個普通人創(chuàng)業(yè)成功、身價暴漲的過程,許多人心里都有一份躁動不安,覺得可能下一個財富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己。
正是抓住了眾人這種渴求迅速暴富的心態(tài),各種所謂的新型“理財”產品蜂擁而至,借著流行的金融熱詞,或是打著響應國家政策的名頭,開始滋生泛濫:隨著比特幣價格一飛沖天,數字貨幣的概念瞬間火起來,不少理財就著“數字貨幣”“加密貨幣”“區(qū)塊鏈”等尚在探索領域的新概念,四處圈錢斂財;一些地方交易所的另類投資平臺,看似有一套完整的交易體系,但背后的操作流程不一定為普通投資人所知;私募基金遍地開花,但真正有專業(yè)投資能力的基金管理人又有多少?普通投資人跨入百萬級別的投資門檻,風險承受能力是否跟得上?在創(chuàng)富故事接連演繹的今天,新型理財產品花樣不斷,美其名曰“創(chuàng)新”,實則是一些罩上新金融、金融科技“光環(huán)”的偽理財。
辨識這些理財產品,首先要看清形勢,保持平和的投資心態(tài)。目前,股市持續(xù)調整、房地產市場降溫、個人海外投資空間不大……百姓的理財資金似乎沒有太多理想去處,偽理財正是揪住了投資人急于尋求理財渠道的心思,瞅準理財市場的空當,誘騙資金。越是在市場調整期,普通投資人越是要冷靜。原先那些靠資金空轉、“錢生錢”的投資模式難以為繼,花哨的理財產品最終難抵市場歷練,剩下的是那些滿足市場真實資金需求的穩(wěn)健型理財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等,理財市場回歸穩(wěn)健。投資人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tài),才能不為眼前的虛幻暴利所誘惑。
投資還得更新理念。理財就像一場人生長跑,應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也改變著投資人的生活觀和財富觀。如今的理財已不僅僅意味著購買某款單一的理財產品,而是個人全生命周期資產配置、家庭財產甚至生活的合理安排。愿您放眼長遠,贏得這場長跑的最后勝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理財 投資 產品 投資人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