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整治“圈子文化”需打組合拳
前不久,天津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陸為民做客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在線訪談,介紹了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黃興國搞“圈子文化”的案例。陸為民談道,黃興國作為當時的一把手,違背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組織原則,封官許愿、任人唯親,奉行好人主義,對自己人設計路線,著意栽培使用,使拜碼頭、拉山頭等歪風邪氣蔓延,敗壞了政治風氣,帶壞了一批干部。(5月30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事實上,“一把手”熱衷于搞“圈子文化”,黃興國不是個案,可以說是一種“流行病”,并在一些地方比較盛行。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4.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存在“山頭”、“圈子”現(xiàn)象,75.9%的受訪者坦言當前社會以“山頭”、“圈子”為代表的附庸思維普遍存在。47.2%的受訪者認同,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跟對人比個人努力更重要。
“圈子文化”的興起,使禮尚往來等美好的習俗乃至儀禮文化,被異化為世俗化、功利化的捷徑通道。特別是,圈子化、裙帶化現(xiàn)象加劇,排他性日趨嚴重,使一些官員置身其間,不堪所累。官場生態(tài)不佳,從而導致少數(shù)官員心態(tài)失衡,信仰迷失,要么選擇“撈金”,要么選擇“逃避”??梢姡巍叭ψ游幕?,是營造風清氣正官場文化的迫切要求。而整治“圈子文化”,需打組合拳。
首先,整治“圈子文化”,應對“一把手”限權。在當前體制下,對于干部任命,“一把手”權力過大,如果跟對了人,就會獲得提拔重用,所以許多人會把進入某些“圈子”視為成功捷徑。因此,要對黨政“一把手”的權力進行科學界定,明確權力范圍,用權必須講程序,權責要一致,有多大的權,就要擔多大的責,權責不能失衡。比如,一些地方規(guī)定“一把手不直管人財物”等重大事項,就是分解、限制和規(guī)范“一把手”權力的一項制度。
同時,整治“圈子文化”,應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要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褒獎那些埋頭苦干、狠抓落實的干部,教育和調整那些只尚空談、不干實事的干部,問責那些弄虛作假、跑官要官的干部,努力營造崇尚實干、恪盡職守、勇于奉獻的良好氛圍,引導和激勵各級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干實事上,把本領施展到抓落實上,把智慧用到謀發(fā)展上,自覺遠離、抵制“圈子文化”。
特別是,整治“圈子文化”,應成為反腐題中之義。不可否認,“圈子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官場腐敗,必須予以重點打擊。然而,反腐不僅僅是抓幾個貪官,更是對深層官場文化甚至是社會觀念的觸動和改變。因此,每個官員都應該自覺反躬自省,自己身上有沒有這種觀念,如果有,就應該堅決改正;否則,輕則被清理出干部隊伍,重則受到黨紀國法的查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圈子文化 整治 組合 一把手 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