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技術惠人別害人
如今,移動支付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坐出租車、商店購物、飯店就餐都可以選擇掃描二維碼,進行移動支付。未來可能還會出現(xiàn)“無現(xiàn)金社會”。
然而,移動支付風險同樣存在。例如,很多人掃碼進入的是騙子提前布置的木馬網(wǎng)站。近些年發(fā)生在各種電子商務平臺的客戶資料丟失事件,不但使用戶個人資料泄漏,還可能讓用戶蒙受經(jīng)濟損失。而徐玉玉案等電信詐騙導致的悲劇,更是科學技術的“雙刃劍”效應引發(fā)的惡果。
人們在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技術異化導致的風險,這就是常說的技術“雙刃劍”效應。
從哲學角度來說,技術的“雙刃劍”效應其來有自。哲學家黑格爾曾在《小邏輯》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理性的機巧”。他認為,“那作為支配機械和化學過程的力量的主觀目的,在這些過程里讓客觀事物彼此互相消耗,互相揚棄,而它卻超脫其自身于它們之外,但同時又保存其自身于它們之內(nèi)。這就是理性的機巧?!?/p>
正是出于這樣的“機巧”,人們利用技術進步,使得一部分人獲利的同時也侵犯了另一部分人的權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成果落實困難即是明證。從人與自身關系看,技術進步讓很多人開始“反對自身”。例如,當汽車提供了“雙腿”時,你還會堅持走路、騎車嗎?當電腦提供計算、記憶和書寫時,你是否常常不帶紙筆?當人們將自身部分能力托付給技術后,對人類來說,這到底是“開窗”還是“關窗”?
目前來看,技術進步產(chǎn)生的“雙刃劍”效應中,負面效應往往得不到足夠重視。例如,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使其制造的“黑箱”越來越黑,人們不需要了解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即可。于是,因濫用技術而產(chǎn)生的悲劇越來越多,結果也越來越超出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雙刃劍”效應越來越指向人的心理,指向控制者自身。也就是說,在“理性的機巧”背后,個人或一些人當下的價值取向成為“雙刃劍”效應向哪個方向發(fā)展的關鍵。每一項技術進步本身都是有限的,但它的影響卻可能是無限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對其積極效應的可預見與消極后果的難預見之間的不對稱關系,需要人們發(fā)揮主體性作用,做出正確的、基于人性本身的價值判斷。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的“雙刃劍”不如說是人自身的“雙刃劍”效應,事關人的善與惡、控制與放縱、認識與實踐等。
人類在技術不斷進步中構建著文明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和培養(yǎng)對自己行為后果負責的倫理精神,倡導和堅持科學技術行為中的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
具體來說,這需要人們轉變“技術至上”等文化觀念,反思現(xiàn)代技術的利與弊,拿出切實可行的、完善的現(xiàn)代技術應用與發(fā)展的社會建制措施,如科學技術體制、政治體制、經(jīng)濟體制和教育體制等,讓技術惠人而不是害人。
只有當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在法制上有所控制與保障、在政策上有導向、在社會價值觀上有倫理約束,技術才能夠實現(xiàn)健康良性發(fā)展,不斷為人類提供服務。在整個過程中,人的主體性應該占據(jù)重要位置,讓技術不至于誤入歧途。這也應該成為治愈技術“雙刃劍”效應的根本遵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技術 雙刃劍 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