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黨派故事:從“第三黨”到參政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很多人誤以為是農民和工人組成的黨派,甚至是農民工組織。
《中國農工民主黨章程》規(guī)定,中國農工民主黨是以醫(yī)藥衛(wèi)生、人口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由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組成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參政黨。
但“農工黨”名稱的由來,的確與農民運動有關。1947年,農工黨人就改黨名一事征求周恩來意見,周恩來說,鄧演達先生組黨的初衷是搞農民運動,建議改成“中國農工民主黨”。
讓蔣介石恐懼的“第三黨”
鄧演達,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創(chuàng)始人、堅定的革命者,曾先后擔任黃埔軍校教練部副主任兼學生總隊隊長、教育長等職,北伐戰(zhàn)爭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
孫中山曾把親筆簽名的照片贈予鄧演達,還專為他書寫了一副對聯:“養(yǎng)成樂死之志氣,革去貪生之性根”。
鄧演達是孫中山“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忠實擁護者,他不能容忍國民黨右派對大革命的背叛,決定建立新的革命政黨,繼續(xù)完成孫中山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
1930年8月9日,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定黨名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提出“解放中國民族,建立平民政權,實現社會主義”的政治綱領。
外界認為,臨委會既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tǒng)治,又不贊成中國共產黨當時組織的工農起義、建立農村根據地的做法,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三黨”。
臨委會開展的軍事準備和組織、宣傳工作對蔣介石政權造成極大威脅。特別是,鄧演達強調“軍事第一”,將武裝斗爭作為奪取政權的根本手段。他親自指導組建“黃埔革命同學會”,利用其與國民黨軍隊的歷史關系及蔣介石嫡系與非嫡系的矛盾,在國民黨軍隊中進行聯絡和策反工作。陳誠、陳銘樞、楊虎城、鄧寶珊、馮玉祥、閻錫山等10多位軍事將領,或親自、或派代表到上海與鄧演達聯系,有的表示愿響應配合鄧演達起義,鄧寶珊等還加入了農工黨。
“第三黨”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懼。蔣介石懸賞30萬元緝捕鄧演達。1931年8月,由于叛徒出賣,鄧演達不幸被捕。蔣介石親自找鄧演達談話,許以高官厚祿,都被鄧嚴詞拒絕。當時,黃埔軍校歷屆畢業(yè)生聯名寫信要求釋放他們的鄧教育長,這使蔣介石大為震驚。1931年11月29日,年僅36歲的鄧演達在南京被秘密殺害。
曾與中共一起戰(zhàn)斗
農工黨是在中國大陸成立最早的民主黨派。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主要經歷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三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農工黨自身也經歷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時期(1930年~1935年)、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時期(1935年~1947年)和中國農工民主黨時期(1947年~1949年)三個歷史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農工黨是唯一開展了抗日武裝斗爭和反蔣武裝斗爭的民主黨派。
鄧演達殉難后,黃琪翔等農工黨人繼承鄧演達遺志,策動19路軍發(fā)動“福建事變”,建立與蔣介石政權對峙的人民革命政府。
“福建事變”失敗后,農工黨繼續(xù)奮斗,逐步確立了同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的政治路線,積極努力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貢獻。
解放戰(zhàn)爭后期,農工黨開展了在中共領導下的“新軍事運動”,積極組織武裝斗爭、策反蔣軍起義、搜集軍事情報、破壞蔣軍作戰(zhàn)、組織護廠護校,直到迎接人民解放軍。
農工黨黨員、江蘇江陰要塞炮臺臺長吳鐘奇在解放軍渡江的關鍵時刻率部起義。農工黨黨員章培毅、張孟晉、黎又霖,同共產黨人一起被關押在重慶的“渣滓洞”“白公館”,重慶解放前夕,被國民黨殺害。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在致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詞中專門提到:“中國農工民主黨具有光榮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1930年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農工黨中央領導人帶領廣大成員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團結奮斗,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走過了不斷追求進步的光輝歷程。”
1948年5月5日,農工黨響應中共中央“五一口號”,自覺選擇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兢兢業(yè)業(yè)的參政黨
新中國成立后,農工黨從一個成員構成比較復雜的民主黨派,發(fā)展為以醫(yī)藥衛(wèi)生、人口資源、環(huán)境保護領域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界別的民主黨派。
農工黨十五大以來,根據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戰(zhàn)略部署和目標任務,發(fā)揮自身界別優(yōu)勢,把促進“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建設作為工作主線,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許多建議被吸收到國家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重要規(guī)劃和職能部門工作中,在黨和國家重大決策中發(fā)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農工黨報送的《關于積極應對區(qū)域灰霾污染的有關工作建議》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
在2015年8月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農工黨提出“十三五”時期全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的目標,這一建議被《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吸收采納。(文/陳融雪,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農工黨 鄧演達 第三黨 參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