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整肅旅游不能單純“談業(yè)務”
旅游市場的整治,也需落實黨政同責,管住亂伸手的權力,動動某些人的奶酪,從而帶動行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好轉
3月27日,云南省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對社會公布,內容涉及購物市場、旅行社、導游、景區(qū)景點、行業(yè)協會、監(jiān)管、政府責任等7方面22條新規(guī)。云南省領導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承諾的這些“云南史上最嚴治理措施”,能否盡快有效遏制云南旅游亂象,再次引發(fā)高度關注。
近年來,因低價游和強迫購物所引發(fā)的負面事件,不僅讓“彩云之南,旅游天堂”的美譽多次蒙垢,甚至對云南開放、和諧、安寧的整體形象造成直接傷害。雖然陸續(xù)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大多停留在治標階段,未能觸及旅游市場的深層次問題。據人民網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2月,涉及云南的旅游投訴占全國總量的34.8%,仍居全國第一。
治亂首先要找準致亂的根源?!安缓侠淼蛢r游,高額購物回扣”的頑疾經常在整治之后又出現反彈,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斬斷灰色利益鏈條,以至于破除旅游市場潛規(guī)則,需要省領導發(fā)狠話,責問某些囂張的購物店背后是否“有人”,直接要求工商、公安甚至紀檢部門去查查。這清楚表明,市場亂象背后,有權力之手在尋租牟利;而在諸多旅游糾紛中,也不難看到權力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的影子,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由此被扭曲,市場秩序失范。
因此,就不能將旅游市場的整治視為一項單純的業(yè)務工作,而要從落實黨政同責,各部門齊抓共管,嚴肅黨紀政紀,強化問責做起。從云南此次公布的整治措施看,除“取消旅游定點購物”“禁止不合理低價游”“建立旅行社黑名單制度”等外,特別強調建立旅游監(jiān)管履職紀檢監(jiān)察機制,強化屬地監(jiān)管責任,明確州、市主要領導為旅游市場監(jiān)管第一責任人,并明顯加大了監(jiān)督考核問責力度。這體現了管住亂伸手的權力,真正動某些人的奶酪,從而帶動行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好轉的工作取向。
治理旅游亂象,還要與促進旅游轉型升級同步。應該說,觀光旅游在云南起步早,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2016年全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4.31億人次。但與此同時,旅游業(yè)的體制、機制卻日益陷入游客和門票收入增長的路徑依賴中,難以適應旅游需求向高端化、特色化、多元化的轉變,急需進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利益藩籬,釋放創(chuàng)新動力,早日形成新型旅游業(yè)態(tài),才能使云南旅游逐步從低價惡性競爭、靠購物高回扣維持的經營模式中走出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這22條新規(guī)能真正落到實處,云南旅游市場有望逐步回歸理性,赴滇旅游的報價將會提高,短期內團隊游客人數可能下滑;同時,新舊經營模式轉換,利益分配不斷調整,旅游行業(yè)將迎來一段陣痛期,部分企業(yè)將被淘汰出局,部分不適應的旅游從業(yè)人員也將面臨重新就業(yè),這是產業(yè)轉型升級必然付出的代價,業(yè)內外對此已有共識。政府和社會在以積極心態(tài)迎接新變化的同時,需要主動及時化解轉型的矛盾和問題,努力將陣痛降到最低程度。
在3月27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云南有關部門負責人再次承諾,確保在一年內旅游市場秩序根本好轉。決心如果能夠化為轉變,必將產生輻射效應。云南面臨的問題,相關各省區(qū)市也多少存在。云南不應成為整治的孤島,各地方也不應等著旅游熱起來、問題疼起來之后才行動。全面小康,不能落下旅游質量和群眾體驗的提升,真心希望全國旅游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越來越少。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旅游 市場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