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谷歌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藝術策展
在artnet對于2017年的預測里,我曾經(jīng)寫道,這一年人工智能會終于開始介入策展這一領域。雖然當時只是開了一個玩笑,但從目前看來倒是我可能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了。谷歌旗下的非盈利機構,谷歌文化學院(Google Cultural Institute)里一群天才年輕人們早就從幾年前開始了這個方向的研究。
Amit Sood在TED Talk上演講
在谷歌文化學院網(wǎng)站上的“實驗“板塊(“Experiments” section),你會找到一個關于他們如何嘗試應用“機器學習“的目錄,這個東西是用來解決如何組織藝術品這一問題的。實驗中,最能顯示谷歌在文化產(chǎn)品方面特色的就是這個“X度分隔”(X Degrees of Separation)。
谷歌文化學院之前已經(jīng)從與全球數(shù)百博物館的合作中取得了數(shù)百萬的高清藝術品圖片?!癤度分隔“(X Degrees)就是讓你從圖庫中任意選出兩張圖片,然后通過演算從圖庫中找出其他圖片,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步驟,使得挑選出的兩張圖片產(chǎn)生關聯(lián)。
乍一看,這就像是一個邏輯演進的結果。這些圖片間的聯(lián)系都是由電腦基于圖片的藝術相似性而產(chǎn)生的。這個項目給人的愉悅感,有一半都來自其未知又具備跳躍思維的結果。
因此,當我選擇了拉斐爾的《草地上的圣母》(Madonna in the Meadow,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藏)和一張當代藝術家Nick Cave 2013年的聲音服裝作品圖(巴爾的摩美術館藏)后,“X度“便建立了一個可視化的路徑,從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 )的《圣母子》(Madonna and Child)到克拉納赫(Cranach)的《圣殤》(Pieta),到艾洛特·波特(Eliot Porter)的蟹腿作品,再到瓦格西·穆圖(Wangechi Mutu)阿米巴原蟲樣、形似拼貼的半身像。
“X度分隔“項目的截屏
近期的另一個實驗,被稱為“標簽“(Tags),即對整個圖庫進行掃描,然后生成出一系列“未經(jīng)人類干預”的關鍵詞,“反映了電腦如何‘看待‘藝術作品?!?/p>
顯然,計算機“看待“藝術的角度既有類似“脊椎動物(vertebrate)”和“發(fā)型(hairstyle)“這樣的類別,也有像“黑白攝影(monochrome photography)”以及“古典雕塑(classical sculpture)“等。這些標簽還包括了一些具體又古怪的詞匯,比如“船、船舶設備與供給(boatsand boating-equipment and supplies)”,或是出乎意料的抽象詞匯,比如“材料財產(chǎn)(material property)“,還有一些類似于“大量線上多人玩家的角色扮演游戲(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等非直線表述的概念。
順便說一句,關于上述的最后一個標簽,谷歌并沒有如眾所期待般展示諸如《魔獸世界》以及《星戰(zhàn)前夜》之類的圖像,而是會呈現(xiàn)來自菲律賓阿亞拉博物館(Ayala Museum)的描述公元前75萬年卡格揚河谷人類活動的全息圖以及Cooper Hewitt設計博物館收藏的、來自Zuber & Cie公司生產(chǎn)的墻紙,上面所描繪的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場景“。
我猜想,這些巧合也是了解電腦如何“看待“藝術的有趣之處。
“t-SNE“(一種非線性降維算法)全景圖的局部。
還有其他一些實驗,包括把谷歌的藝術圖像庫整理到三維場景。這個叫做“t-SNE地圖“(t-SNE Map),打個比方,它可以給你一組類似起伏群山的“圖山”,由很多小點組成。當你不斷放大這塊“山地“,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小點實則都是藝術作品的圖片。這種地形學的形成是計算機根據(jù)它對相似性審美的理解,將相互關聯(lián)的作品進行歸類和聚集。
“這種算法只是‘看‘這些藝術品,“關于這個產(chǎn)品的說明這樣寫道,“沒有大數(shù)據(jù)的運用,這些視覺的相似性所運用的算法就是谷歌搜索中純粹從畫面本身出發(fā),所使用的計算機圖像算法?!?/p>
還有一項實驗被稱作“策展人書桌“(Curator Table),聲稱其靈感來自于“策劃一個展覽時桌上攤開的紙”。這個實驗產(chǎn)品也會生成一個三維圖像,從中你可以根據(jù)藝術家、年代或顏色進行檢索,這樣就能夠快速從一大堆藝術作品中迅速找到新的關聯(lián)作品。在一次TED演講中,谷歌文化學院的負責人Amit Sood解釋了這個項目的初衷:
“在漂亮的圖片之外,在美好的視覺效果之外,什么才是其最終目的,怎樣才能使之更有用?所以,下一步的想法產(chǎn)生于我們與博物館策展人的討論中。我非常喜歡這群人,因為他們究其一生來試圖為我們講述這些故事。其中一個策展人告訴我:“Amit,如果你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擬的策展人書桌會是怎樣呢?600萬張作品圖以某種方式陳列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在其中找到它們互相的聯(lián)?“相信我,你可以花上許多時間,看著那些不同的圖像,然后去理解它們從何而來。這是一個瘋狂的矩陣(Matrix)體驗。 去年,我分別在柏林和墨爾本的幾個論壇上遇到了一些谷歌文化學院的代表。我會認為上面的說法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浮夸型說法:“你以‘目的是什么‘而開始發(fā)問,然后卻以一個推銷產(chǎn)品結束的口吻介紹這是‘一場瘋狂的矩陣體驗’。”
谷歌文化學院“策展人書桌“的截圖。
英國小說家C.P。斯諾(C.P。 Snow)在一篇經(jīng)典的論文《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形容了西方教育如何致命地在文化知識分子與科學家之間產(chǎn)生分歧,雙方的互不理解使得兩者漸行漸遠。斯諾認為應當盡最大可能讓兩者結合,而谷歌文化學院要做的事情就是對此的絕佳回應——讓科技與藝術融為一體。
然而,自開始評估谷歌的這些實驗以來,我不禁一直回想起斯諾論文中的一件軼事:當一個科學家被問到他在讀什么樣的文學時,回答是“書嗎?我更傾向于把書當做工具?!胺浅5湫偷氖牵雀栉幕瘜W院如今所運用的文化藝術作品,也僅僅被稱為“財產(chǎn)”而已——一個聽起來有些稍帶貶義的行話。“我們的數(shù)據(jù)庫擁有幾百萬件偉大的財產(chǎn),而我們也在想方設法去創(chuàng)造新的體驗,“谷歌文化學院實驗室總監(jiān)Laurent Gaveau在去年《連線》(Wired)雜志的采訪中這樣說道。
值得稱道的是,該機構已經(jīng)聯(lián)系到了好些有能力的藝術家來參與這些初創(chuàng)項目,例如CyrilDiagne(曾參與多個圖像索引工作)以及Mario Klingemann(參與“X Degrees“項目)。結果是,這個實驗跨越了組織管理現(xiàn)有文化物品和全新藝術品之間互動界面的意義。
從阿斯格·瓊斯(Asger Jorn)的《斯堪的納維亞學院比較》(Scandinavian Instituteof Comparative Vandalism)到馬塞爾·布魯薩爾(Marcel Broodthaers)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鷹的部分》(Museum of Modern Art: Section of Eagles ,去年在MoMA展出),任何藝術史學家都可以說出10個重要的曾經(jīng)模糊了藝術作品與實驗藝術史之間界限的類似案例。每個案例都有著自己深入的探討,也會讓當下的討論顯得更加豐富。
我能夠想到的實際上是一個藝術史學家所作的項目:艾比·瓦爾伯格(Aby Warburg)著名的《摩涅莫辛涅圖集》(Mnemosyne Atlas),他作出了“沒有文字的藝術史“嘗試。(Cornell大學圖書館將這個項目的一部分數(shù)字化,你可以在線閱讀。)
艾比·瓦爾伯格(Aby Warburg)《摩涅莫辛涅圖集》的 Panel 8。圖片:courtesy Cornell
瓦爾伯格1929年去世時,《摩涅莫辛涅圖集》還未完成。它共由63塊板組成,瓦爾伯格耗盡心力,親自將近1000塊藝術作品與相似的流行文化作品的黑白復制品放在板上進行組織排序。他的目標是要捕捉到他稱之為“pathosformel“——反映人類深層結構的視覺圖案——的生長與死亡,他認為其存在于、并且超出了傳統(tǒng)藝術史的敘事。
瓦爾伯格革命性的圖像序列與“X Degrees“有著異曲同工的聯(lián)想組合方法。他排列作品所用的方式也一樣奇怪,但是相比“標簽”則更顯詩意,如“奔向太陽“(Ascentto the Sun)、“作為守護神與獵人的女神”(Nymphas Guardian Angel and as Headhunter)等等。
瓦爾伯格的視覺圖冊最近變得十分流行——以至于有人對此發(fā)出批評。他提出的關聯(lián)實則是一種假象;而對圖像背后語言的了解也太過主觀和寬泛。
David Freedburg寫道,在瓦爾伯格的《圖集》當中,“這些圖像失去了原有的力量,被以奇怪而不合適的方式所提煉,只為一種獵奇式的系譜型百科全書服務?!八麑懙溃@樣的藝術史“會使現(xiàn)代圖像的多元性變得蒼白無力。”
Freedburg的觀點對所有類似的嘗試提出了挑戰(zhàn)——當開啟谷歌的“實驗“時,那種對于享樂的追求似乎看起來變成了有現(xiàn)實意義的事情,而藝術則是一個讓人愉悅的借口。
不過,這不可能是故事的全部,因為,就像我說的一樣,瓦爾伯格充滿熱情的項目有著無與倫比的延續(xù)性。他給藝術史之外的領域帶來了啟發(fā),并且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解讀與騷動。為什么會這樣?
《摩涅莫辛涅圖集》和公告牌一樣有著讓人著迷的地方,就像是懸疑電影中偵探英雄永遠都可以從毫不相干的劇情中,令人不可思議地通過標記關系網(wǎng)來解決案件??雌饋?,正是這種神秘的吸引力,讓人期待著有人可以破解謎團,以全新方式梳理出藝術史。
艾比·瓦爾伯格的追蹤尤其神秘,那種對多種文化遷移的深層意義的研究也許會讓人產(chǎn)生疑慮,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相較于Sood在《連線》雜志上對谷歌文化學院的使命所作的闡釋,瓦爾伯格的做法倒讓人有更多可以回味的地方。以下,是Sood在《連線》上的話:
“人們在看待藝術和文化是什么的問題上,眼光仍十分短淺。對于一些人來說,一場冗長的有關印象派藝術的策展式敘事并沒有什么效果。但是,如果我說:嗨,你想知道1800年的“珠光寶氣“是什么樣子嗎?我覺得,如果要打破陳規(guī),要改變人們的想法,機會還是很多的。
看起來,它沒有想深度挖掘,而是把所有的藝術史都精簡到了表面功夫。
在分析“兩種文化“的差異時,斯諾曾經(jīng)說“那些非科學家人士,總是根深蒂固地認為科學家們只有膚淺的樂觀,但并不了解人類的狀況。”這也可以簡單地歸結為時下公眾對于硅谷的看法。我認識不少細膩敏感的計算機科學家,這讓我意識到上述觀點其實是一種偏見——但是,至今為止,這些技術含量復雜的實驗項目看起來確實如實反映了科學家們試圖將圖片意義化的初衷。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些確實是了不起的成就。它讓各種熱衷網(wǎng)絡的人對藝術產(chǎn)生了興趣,這是好事。但是問題的癥結在于,它似乎沒什么理論來證明藝術為什么會比其他網(wǎng)絡的圖像語言更有重要性。當你嘗試著發(fā)現(xiàn)其中意義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是在管中窺豹,我能聽到的只是“藝術……數(shù)字……便利性……打破陳規(guī)……改變世界!“
我不想成為那個說(這種現(xiàn)象的)關鍵問題是缺少了藝術批評聲音的藝術批評家。但是,我真的是這么想的。
編輯:陳佳
關鍵詞:谷歌人工智能 是否可以取代 藝術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