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最高法發(fā)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嚴打網絡涉毒犯罪
中新網北京6月23日電(呂春榮)臨近“6·26”國際禁毒日,2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10起毒品犯罪及吸毒誘發(fā)次生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利用互聯網實施的毒品犯罪較傳統(tǒng)犯罪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影響力,對于網絡涉毒犯罪應保持高壓態(tài)勢,堅決遏制毒品通過網絡渠道蔓延。
最高法發(fā)布的這些案例涉及毒品再犯、制毒案件、跨國毒品犯罪等等,其中一起通過網絡販賣毒品的案例被最高法納入其中。
這起案例由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孫靜(女)1993年6月出生。
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孫靜購得甲基苯丙胺后,以其創(chuàng)建的百度貼吧“三媽很強大”及QQ群“當岔道已成往事”“一口濃煙吐出美好明天”等為載體聯系毒品買家,在網上約定交易細節(jié)后,將毒品藏在玩具兔子內通過快遞寄給買家。
孫靜多次從在網上認識的杜仲偉處購買甲基苯丙胺共計1000余克,從黃輝、周麗瑤處購買甲基苯丙胺110克,通過網絡將購得的毒品販賣給北京、遼寧、山東、江蘇等20余個省份的吸毒人員,發(fā)送快遞共計200余件,獲毒贓55萬余元。
2014年2月中下旬,被告人孫靜在明知劉某某系未成年人的情況下,仍指使劉為其發(fā)送裝有甲基苯丙胺的快遞,并指使劉協(xié)助其對QQ群“當岔道已成往事”進行管理。同年3月6日,孫靜前往湖南省郴州市欲向黃輝、周麗瑤購買毒品時被抓獲,公安人員當場查獲其購毒款3.46萬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孫靜伙同他人販賣甲基苯丙胺,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孫靜販賣毒品數量大,且多次、向多人販賣,犯罪情節(jié)惡劣,社會危害大,應依法懲處。孫靜出資購買毒品,積極聯系買家,直接交寄毒品,并指使他人參與販賣毒品,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孫靜利用未成年人販賣毒品,應依法從重處罰。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孫靜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最高法就該案給出的“典型意義”中提出,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網絡涉毒犯罪呈快速蔓延之勢,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販賣毒品、買賣制毒物品、傳播制毒技術和組織他人吸毒等。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稱,當前,互聯網是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聯網實施的毒品犯罪較傳統(tǒng)犯罪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影響力,對于網絡涉毒犯罪應保持高壓態(tài)勢,堅決遏制毒品通過網絡渠道蔓延。(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網絡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