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搶救梨園失落的聲音:戲曲聲音博物館為老藝人留聲
6月14日,78歲的豫劇名家李素芹唱腔專輯首發(fā)儀式、71歲的曲劇名家郭鳳娥傳統(tǒng)唱腔錄制啟動儀式在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同時舉行。作為《塵封的記憶——尋找梨園失落的聲音》戲曲搶救系列工程之一,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已經(jīng)為二十多位散落民間的戲曲藝人錄制專輯,留下寶貴的唱腔唱段。
盡管已經(jīng)78歲,舞臺上的李素芹唱功、表演不減當年?!№n章云 攝
盡管已經(jīng)78歲高齡,李素芹的唱腔仍俏麗婉約,別具一格,舞臺表演端莊典雅,其苦練多年的“扇子功”獲得觀眾的陣陣叫好。李素芹曾長年跟隨陳素真學戲,后又受到桑振君、崔蘭田、尚小云、杜近芳等名家指教,她主演的《葉含嫣》《李雙雙》《大破天門陣》《宇宙鋒》等劇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了讓李素芹的聲音留存下來,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于2015年找到她并錄制了8個劇目27個唱段,做成專輯發(fā)行。
“現(xiàn)在有機會把自己的唱腔錄制下來,讓更多的戲迷聽到,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肯定和認可了?!背艘惠呑討虻睦钏厍鄹嬖V記者,對于戲曲人來說,戲比天大,只要身體許可,她會一直唱下去,不負戲迷的期待。
71歲的郭鳳娥是洛陽曲劇承前啟后的一代,15歲就獲得了河南省首屆戲曲匯演“優(yōu)秀小演員”稱號,曾拜曲劇名老藝人劉衛(wèi)生為師。近幾年來,郭鳳娥和洛陽曲劇作曲家付永新整理了早年演出的《洪湖赤衛(wèi)隊》《江姐》《啞女告狀》《釣金龜》等劇目的核心唱段,展示洛陽曲劇早期的唱腔特點,對研究曲劇的音樂演變過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為了尋找梨園失落的聲音,十多年來我們在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新疆等省份,尋訪了300多位早已被人們淡忘的戲曲老藝人,錄制了8000多段唱腔。老藝人們的唱段醇厚質(zhì)樸,板式豐富,有些板式已瀕臨失傳,其中大部分唱段,之前沒有任何資料?!焙幽蠎蚯曇舨┪镳^館長連曉東介紹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民間老藝人的聲音很快就會消失,傳統(tǒng)的戲曲唱腔、唱段也瀕臨失傳。
連曉東告訴記者,當今演員注意了演唱的規(guī)范和技巧,相對于早期藝人們的質(zhì)樸自然、聲發(fā)于心,缺少了一些對觀眾的感染力、親和力?!爱敶鷦》N風格的豐富性也在消減,相對于早期的多個地域流派共存的局面來說,并非好事。我們現(xiàn)在對戲曲的搶救,就是一種回歸,希望保存中華戲曲的豐富性。”
2015年年底,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為魯山縣山區(qū)盲墜子藝人鄭玉榮錄制了長篇河南墜子《大明英雄會》,2016年3月,又邀請豫劇名家苗文華,錄制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豫劇桑派名段教唱系列。近幾年已經(jīng)為蘇蘭芳、馬最云、孫映雪、李素玲、胡發(fā)生、郭鳳娥、馬寶貞、李素芹等20余位老藝人錄制唱腔專輯。
如今,通過多方努力,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里收藏了眾多老唱腔錄音制品、老戲服、老照片、稀有劇種的老樂器等寶貴資料,也通過尋訪,讓散落各地的老藝人再次因戲曲獲得關(guān)注。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搶救梨園 失落的聲音 戲曲聲音博物館 為老藝人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