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房屋租賃新政是真正樓市供給側改革
我國樓市正處在由主營新建住房向主營租賃的換擋階段,房屋租賃新政中祭出“租金抵扣個稅”等做法,就契合該態(tài)勢。
據(jù)新京報報道,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住房租賃市場、保障及法規(guī)制度的三個完善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商業(yè)用房改建后可作為租賃住房被寫入《意見》,個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過3萬元的,2017年底前可免征增值稅。
以往我們說樓市新政,往往是指哪些城市又搞限購,住房貸款稅率和首付比例調整等,這些基本上都是從需求側出發(fā);而這一次從租房市場出發(fā)的政策調整,相比以往其他政策來說,可以說是真正從供給側進行的樓市調控變革。它不是抑制需求,而是以結構調整更好地滿足需求。
這次房屋租賃新政中最廣受關注的,就是《意見》中指出,“對個人出租住房所得,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統(tǒng)籌研究有關費用扣除問題?!币簿褪钦f,當你選擇租房時,你付的房租還能成為抵扣收入的個人所得稅。這對那些“×漂”和中小企業(yè)主們都是巨大利好。
房屋租金抵扣個稅,堪稱一石二鳥,既能推動個稅改革的步伐——如果未來能將房租、房貸甚至教育支出都嘗試用于個人繳稅的抵扣,那顯然是比提高起征點更具稅負公平的做法;也能緩解租金壓力,增進人們的租房欲望。早在租金抵扣個稅前,就有了房貸抵扣個稅的提法。房貸抵扣個稅,著眼的還是鼓勵購房;租金抵扣個稅,則意味著整體樓市思路的變化,就是朝著鼓勵租房的轉向。
在歐洲,不少國家居民家庭租房比例都超過30%,德國居民家庭租房比例甚至超過了50%,美國也約有1/3的居民家庭租房住。但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民更愿買房而非租房,這固然與社會心理有關系,但相對買房來說,租房成本高且無法獲得居住安全感,也是重要因素。前段時間熱播劇《歡樂頌》中女主角樊勝美遭遇的租房歧視、收入與房產(chǎn)價格對比鮮明的困境,就引發(fā)廣泛共鳴。
為什么國內年輕人會苦于高企的房價,漸漸活成了樊勝美,而無法成為《老友記》里合租的瑞秋、莫妮卡?中美租房境遇間的差異就能說明問題?!胺畡倜纻儭鄙钤诜繓|隨時可能加房租的恐懼里,《老友記》里的青年公寓則讓年輕人們免于這類煩惱。也正因對個稅社保繳納與房租上漲的恐懼,很多人寄希望于購房來規(guī)避困境,這也刺激樓市陷入惡性循環(huán),人們越怕租房就越要買房,越要買房房價越貴,房租也越貴。要對此循環(huán)釜底抽薪,就得從租房市場進行改革。
要看到,當人口增長經(jīng)過劉易斯拐點后,樓市爆炸式增長也就逐漸失去需求支撐,開發(fā)商轉型租賃運營商是必由之路。發(fā)達國家在完成城市化后,開發(fā)商們都不再以新建住房為主營業(yè)務,而是轉型租賃運營商。他們在提供租賃業(yè)務的同時,開展金融業(yè)務,通過資產(chǎn)證券化等方式在金融市場尋求新的利潤點,這是房地產(chǎn)市場發(fā)展的高級階段。
我國樓市就在這樣的換擋過程中,如果《意見》能落實推進,將是能同時實現(xiàn)房地產(chǎn)市場、稅制改革、居民收入再分配領域結構轉型的四兩撥千斤之處。當然,目前《意見》中許多細則還需進一步明確,如房租抵扣個稅比例多少、是否有上限等,都仍待調研和細化。但無論如何,《意見》提供了改革思路,接下來就看制度設計如何更貼合居民生活的實際情況了。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房屋租賃新政 樓市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