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除了說“迷?!?,青春片也能有新種子
4月22日上映了三部電影,一個來自美國的《獵神》,一個來自韓國的《我的新野蠻女友》,一個來自大陸本土《誰的青春不迷?!?。這三部電影初上映時有一個共同點——豆瓣評分不超過3星。不管口碑怎樣,中國主流出品公司制作發(fā)行的電影在票房上都不會被宣布死刑。中國觀眾越來越愿意買中國電影的賬,是好事。就像《誰的青春不迷茫》,評分目前有所提高,不管最后是不是會繼續(xù)回升,影片在商業(yè)運作上都是成功的:光線傳媒用自己的團隊,開發(fā)了自己的IP,并且捧紅了自己的年輕藝人。這就是勝利,資本主導的市場之下,電影無非就是聰明人算計好的一盤棋。
《誰的青春不迷?!凡⒉皇且徊亢懿畹闹袊啻浩?。雖然已經少了《青春派》那時的銳氣,但故事上也并不比《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電影難看。依舊是少男少女充滿套路的早戀經歷。這種套路里,一定有一個品學兼優(yōu)但備受壓抑的女同學,一定有一個不學無術但魅力十足的男同學,一定還有一個陰郁腹黑的男班長,當然還要有一個“不成器”的閨蜜和一個集權霸道不講理的教導主任。
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適合講一個“早戀夭折”的故事,因為大多數經歷過高考制度的中國青年都有過要成績還是要感情的糾結。這儼然已經成了當代民族史的一部分。是共性,有共鳴?!墩l的青春不迷?!分凶顑?yōu)秀的部分也是對那段青澀愛情的描摹,也許那還不被稱為愛情,僅僅是一種來自生物本能的好感——對長得漂亮的異性的好感、對與自己不同的事物富有好奇心的好感、對一種充滿希望而又撲朔迷離的未來的好感。最喜歡林天嬌擬造“小花”的段落,多少少男少女的心就是在這樣的“假模假式”中觸碰到了戀愛的種子。有點甜蜜,又有點酸澀,最好的結果就是都不要點破,再相見的時候,也許你可以摸著自己孩子的頭,說上一句“快叫叔叔”。
但是青春是不能不與夢想掛鉤的,青春片也是一樣。一旦想要說點那些“關于夢想的小事”,中國編劇就會顯得矯情、做作、力不從心。他們總是難免要在字里行間表示一下對教育體制的反對,但是作為“過來人”和“利益既得者”,又給不出更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于是只能依靠用動手能力對抗書本知識、用業(yè)余愛好對抗繁重作業(yè)、用單純的真話對抗虛偽的榮譽等爛俗而老套的橋段表示不滿。更何況,編劇們是那樣熱愛自己筆下的人物,他們一定不能有任何缺點,一個調皮的男孩不愛讀書背后一定有著一個勞改犯的爸爸和一個需要照顧的爺爺。高翔這個人物本身就是一個虛構感很強的邊緣性人物,他的出走和離去都只是對體制問題的“想象性解決”。青春片不會告訴你天文學與指著星星認星座沒有什么關系;青春片也不會告訴你,你現在的夢想與你未來的現實更沒有什么關系。
但這不是說《誰的青春不迷?!纷鳛橐徊壳啻浩褪呛翢o意義的,它其中蘊含了一個新的電影子類型的種子——屬于中國的地上“嬉皮士電影”。那群騎著機車、聽著搖滾、有著自己人生小主意的年輕人,也許正預示著中國青春片的未來走向?! 。ㄗ婕o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誰的青春不迷?!?#32;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