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委員炮轟“文學博士寫不好文章”能警醒中文教育嗎?
“有的文學博士竟然連文章都寫不好,更別說文采斐然了?!比珖f(xié)委員、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說,這一問題的癥結在于中文教育不足,呼吁教育部門盡快提升中文教育在學校課程設置中的比重。(3月6日新華社)
說文學博士竟然連文章還寫不好,這話要是出自一般的人口中,會被人認為是在信口雌黃,是在危言聳聽。只是,這話出自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委員之口,那是絕對的專家灼見,而且他也聽到不少教育界同仁們如此抱怨過。
陳眾議委員曝光的“文學博士連文章都寫不好”問題,相當于是在說法學博士是個法盲,在說經濟學博士不懂經濟。文學博士連寫好文章的基本功底都欠缺,那他又是怎么能一路過關斬將拿下博士學位的?這豈不是顯得我們的高等教育實在是太滑稽而荒謬了嗎?近年來,國內學術界不斷曝出有論文抄襲等學術不誠信現象,就算這些文學博士并沒有此類學術不誠信行為,那他們的文學博士學位是如何得來的?文學博士學位的門檻是否太低?是否因為中文教育的式微,而對文學博士的要求降格以求,從而“矮子里面挑將軍”?但文學博士連文章也寫不好,這實在是中文教育的悲哀。
“文學博士連文章都寫不好”,更多表現的是當下中文發(fā)展的一種困境。當文學博士也寫不好文章,那普通人的中文功底則會更令人擔憂。在現行教育體制之下,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做題能力,學生們懂得死記硬背,懂得“讀死書”,他們能考取不錯的成績,但這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他們不去讀也不會讀經典名著;而教育重視中文教育反倒不如英文教育;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人沉溺于碎片化的淺閱讀中,失去了對經典名著的閱讀能力與欣賞水平。
另外,在教育功利化社會,人們已經變得越來越功利而浮躁??唇浀涿荒芙o人帶來利益,就棄之如敝履。無論是學生還是成年人,多愛看看諸如“成功學”、雞湯文等等,而不愿意花時間去讀經典,人們的精神追求變得娛樂化、膚淺化、功利化,甚至高雅的精神追求,反倒在人們眼中變得不可理解,甚至是一種迂腐行為。就算是本以文學為專業(yè)的文學博士,也變得“三心二意”了,也不能沉潛下來研究學問,弄通中文,他們也浮躁起來,丟棄了本應堅守的中文陣地,反正學位了也容易混到手,以至鬧出連寫好文章的功底都不具備的大笑話。
陳眾議委員的建議,就顯得很有必要,提升中文教育在學校課程設置中的比重,也確實相當重要而緊迫。加大中文教育、加強經典傳承,讓閱讀成為國民的自覺習慣,這樣才能讓國人擁有共同的情感、價值與審美認同,進而加強民族凝聚力,提升國家軟實力。也要看到,要能達到這一目的,并非易事,這需要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需要整個考試評價體系的改變,需要學校、教育部門嚴格把關,盡好職責等等,應該一步步地來達到這一目標,但起碼應該先讓文學博士更像文學博士一些吧,比如對于連文章也寫不好的人,是不是不應該授予他文學博士的學位呢?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委員炮轟文學博士 中文教育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