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天價魚事件,究竟誰在撒謊?
2月16日,記者撥通了天價魚事件的常州游客陳先生手機。陳先生說,事發(fā)后不斷接到各種電話,“沒辦法,只能把手機關掉,把微博也刪掉。”當初微博上發(fā)的內容完全屬實,至于店方出示的簽了“陳”字的菜單,“肯定不是我簽的字,可以做筆跡鑒定!”對于哈爾濱方面公布的調查結果,陳先生表示不做任何評論。(2月16日現(xiàn)代快報)
天價魚事件
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這話是很有腔調的,但如果以無賴假設來看,一旦信任鏈條斷裂,而吃魚又是個挺復雜的事,現(xiàn)場稱量、現(xiàn)場宰殺,但到了后廚、到了菜單上,如何確保斤兩與總價不會變卦?黑店之“黑”,門道恰在于這里。
據(jù)說眼下天價魚事件又有了第二季:2月15日,有游客向媒體爆料,就在同一家店,同一時間,浙江的王女士一行19人,消費了近16000元,其中最貴的鰉魚魚頭售價達498元一斤。眼下,青島大蝦事件的“陰影面積”還沒有求完,天價魚又在2016年的春節(jié)風起云涌,旅游旺季的價格問題,確實讓人倍感糾結。
客觀地說,抽象地在價格上做文章,算不上理性。在經濟學邏輯上,價格構成是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其實,真正的問題在于三個層面:一則,這飯店的魚價,公平正義嗎?有好事者調查發(fā)現(xiàn),在有“鱘鰉魚之鄉(xiāng)”的黑龍江撫遠縣的水產市場上,10斤以下鰉魚的零售價是25元/斤,10斤以上的賣30元/斤。二則,賣魚的過程,有無黑化的嫌疑?按照最初爆料微博的說法,消費者與店方理論,結果店方沖出一大幫人“打我們”。三者,當?shù)鼐降膱?zhí)法,果真毫無瑕疵嗎?消費者提供的視頻中,疑似出警人員確有抽煙的行為存在。至于相關的“狠話”,有視頻,就不愁無真相。
遺憾的是,根據(jù)官方調查,這簡直就是足以感動中國的一場誤會:說投訴人陳先生與飯店負責人擁抱和解,還對出警的民警表示春節(jié)的祝福。這畫風逆轉,實在比賀歲片里的白骨夫人還要厲害。姑且先不說誰對誰錯,事已至此,肯定有人撒謊了。只是,在恐嚇電話事實存在的前提下,陳先生囿于安全考量,對地方調查沉潛不語,也是情有可原;倒是地方部門,在單方說明的調查結果里,為什么不能附加上店方的視頻監(jiān)控、警方的出警視頻?最簡單的“真相追溯法”,就是地方部門甚至無須南下取證,只須網絡請求消費者提供現(xiàn)場手機視頻——這鐵證,比洋洋灑灑的萬言書更有公信。
旅游熱點地區(qū),往往也是敏感地區(qū)。如果天價魚事件果真非游客杜撰,那么,不要國家旅游局的黑名單,也不必手機APP上的差評,消費者直接就可以把賣天價魚的地方集體拉黑了。
目前,既然官方初步調查結果疑似多處被證偽,那么,不妨沿著這份結論看看究竟誰在“秀演技”。童話里,說謊是要長出長鼻子的。如果游客無中生有,道德詰責足夠讓其背負相應的心理包袱;又如果地方部門文過飾非,掩飾謊言的代價恐怕就要“滾雪球”下去了。官方若借公信說謊,罰單就不只是長長鼻子而已。
不要誤傷,只要真相。在天價魚事件上,厘斷是非、辨清利害,各種峰回路轉之后,恐怕還要幾個無欺事實的來回。(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天價魚事件真相 內幕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