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白云觀石猴有哪些講究?不同石猴有不同寓意
猴年到,老百姓們便開始了說猴講猴,但在老北京人中間還流傳著另一個習俗,那就是“摸猴”。這所摸之猴卻非動物園中的小獼猴,而是位于北京西便門外白云觀內的幾只石猴。此猴究竟有怎樣的來歷?背后又暗藏怎樣的玄機?春節(jié)期間將有成千上萬的人涌入白云觀摸猴,你知道怎么迅速準確地找到它們嗎?
“鐵打白云觀,三猴不見面”
說起猴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猴雖不是六畜之一,但已有百姓開始養(yǎng)猴耍猴,隨后生性好動、聰明伶俐的猴子還成為百姓心中身體健康靈活的象征,人們借猴養(yǎng)生。時至唐朝,在北京市郊古樸深幽的白云觀中開始流傳著“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的傳說,自此來白云觀的人們都不忘去親自摸一摸那幾只形態(tài)各異的小石猴。這三只石猴分別隱藏在觀中的三個角落,故又有“鐵打白云觀,三猴不見面”之說。白云觀的匾額系生鐵鑄造而成,其寓意是企望白云觀堅固持久,像鐵鑄的一般,故有了“鐵打的白云觀”之美譽。“三猴不見面”意思是三只小石猴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若不誠心尋找,難以見到。
相傳,這三只石猴分別為金猴、靈猴、神猴,到北京白云觀的香客和游人,往往要覓猴摸猴的。據說白云觀里有三處刻猴,逐一摸過,會得福佑順遂。三處均為浮雕,刻得又小,倘若是第一次尋找,找齊了也并不容易。比如在券門邊上的一個,仿佛故意藏在那里,但照樣被摸得圓潤光亮。橋欄望柱雕猴,具有安瀾意義,這得于申屬猴,主水。河北滄州杜林古橋的雕猴,也被摸得光滑滑的。當?shù)貍髡f,摸猴可以消災祛病。除此以外,還因 “猴”與“侯”同音,故只要摸了石猴便可馬上“封侯”。
第一只石猴——山門石猴寓意“非禮勿言”
白云觀初建于唐開元二十六年(739),原名天長觀,金明昌三年(1192),重修此觀,并改名為太極宮。但金泰和三年(1203)突現(xiàn)大火,太極宮也因此受到極大的損毀。后至金正大四年(1227)道教名人丘處機逝世,其弟子尹志平在長春宮東側建立道院,遂取名白云觀。直至今日,白云觀依舊是道教圣地,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前來參觀。
白云觀中的三只石猴所處位置不一,也有著不同的象征和寓意。通常一進白云觀便可望見第一只石猴的蹤影。第一只石猴刻于道觀正門斗拱東側的浮雕底部。整個浮雕被稱為“坎離匡廓圖”,其間不僅有祥云繚繞,還雕刻著6只栩栩如生的仙鶴,并取其諧音“六合”以喻“乾坤運化”、“六合同祥”。
乍眼一看,或許許多人都會覺得這只石猴有些突兀,它的出現(xiàn)甚至有些多余,但以道教的眼光來觀賞此猴,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只雖只有9厘米的石猴卻在整幅浮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古代道教講求養(yǎng)生長壽,而擅攀援,身手敏捷的猴頭則是長壽智慧的象征。道書《云笈七簽》中就曾說道:“古之仙者及漢時有道士君倩者,為導引之術,作猿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jié),以求難老也?!贝颂幖粗?,人們通過模仿猿猴可活絡筋骨以達到身體靈活,行動敏捷之功效,并求得天地與人體自身的平衡和諧,從而延年益壽。因此畫中石猴也有著活天地之靈氣的寓意,從而有助于乾坤運勢。除此之外,第一只石猴也寓意著道教“守庚申”中的“非禮勿言”一說,并且石猴之上長著各類芝草,也表達了道教中食素無為,摒棄內心貪欲的觀念。
時至今日,每位到過白云觀的游客都會伸手輕撫一下這只象征著幸福安康的石猴,尤其在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前來祈福許愿的人們更是絡繹不絕,而這只人們觸手可及的石猴也早已被眾多祈福的雙手撫摸得模糊不清了。
第二只石猴——側墻石猴 寓意“非禮勿視”
穿過石門,走進白云觀內,道路的兩側磚墻上也刻著許多風格迥異的磚雕,而西面八字影壁的底座上則刻著第二只石猴,這只石猴身形與第一只石猴相似,并延續(xù)了第一只的精細與靈動,雖也已模糊不清,但其神韻與靈性依舊如昔。仔細一看,不難發(fā)現(xiàn)磚雕中的石猴正別過頭去,因此也寓意著道家“非禮勿視”的教義,即面對功名財?shù)?,不為所動,眼不見,心不見?/p>
除此以外,早前白云觀的高道陳旅清也曾向李正養(yǎng)先生解釋過摸猴一說:“道教效法天地、崇尚自然,‘猴’同音為氣候的‘候’,所以‘摸猴’意在摸(順)著節(jié)令氣候變化,遵‘道法自然’之理。”若尋找到了人生之理,方可恬淡安寧,健康美滿。
第三只石猴——石碑猴 寓意“非禮勿聽”
朝著觀內雷祖殿走去,進入東側院后,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的“九皇會碑”,此碑為紀念白云觀中香客功德而立。第三只石猴就刻在此碑底座的一側。相較前兩只石猴,第三只石猴形體略大,約有十幾厘米,形象也更為清晰。這只石猴一腳跨在山石之上,一手搭額摸耳,另一手則高舉蟠桃,頗有齊天大圣之風。此情此景也印證了道家中“非禮勿聽”的教義。
第四、五只新石猴——十二生肖中猴最受歡迎
隨著“摸猴”風俗的傳播,白云觀內又出現(xiàn)了第四、五只石猴。1989年春節(jié),在窩風橋旁的竣工石碑上刻上了第四只石猴,只不過這只石猴尺寸更大,約有二十幾厘米高,并跪于桃樹之下,手捧仙桃做獻禮狀。
元辰殿是白云觀香火旺盛的殿堂之一,尤其在每個新年伊始,前來拜祭自己本命神的人不計其數(shù),以求一年的順利。1993年,白云觀請人在元辰殿對面西墻上修建了刻有“十二生肖”圖案的浮雕,浮雕長10米左右,高約1米,12只動物按順序排列。大概是受“摸猴”習俗的影響,來這里的人都喜歡去摸一下自己的屬相動物,以求它的保佑,其中猴子自然是吸引人注意力最多的一個,它也就成了現(xiàn)在白云觀里的第五只“神猴”。
全國各地的“猴”俗
1. 炕頭上的“護娃猴”。我國山西、陜西和內蒙古等地區(qū),農家的炕頭上,都有一個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頭獅),是專門用來拴六七個月剛學會爬行的嬰兒的。母親用一根紅繩子穿過石猴腿部的圓孔,再把紅繩的另一頭攔腰拴住娃娃。據當?shù)厝苏f: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長大以后精明能干。
2. 碼頭上的“護航猴”。20世紀70年代以前,三門峽、陜縣一帶古老的渡口碼頭上,在木船靠攏碼頭時系繩用的木樁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樁的頂端,似在東張西望。老艄公解釋說:孫猴子水性好,能潛入東海大鬧龍宮。敬它,可保駕護航,人船平安。
3. 拴馬樁上的“避瘟猴”。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陜西、甘肅(包括山西)一帶,特別是陜西的渭南地區(qū),村村都有拴馬石樁,許多拴馬樁的頂端都雕有石猴,稱“避馬瘟”(弼馬溫的諧音)。走進農村,拴馬樁、槽頭邊、農民居室,你都可以找到“公侯之神——避馬瘟”的位置。
4. 賀壽之神“抱桃猴”。猴子與“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緣。自然界的獼猴天性喜食桃子,神話小說《西游記》中,就有孫猴子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故事。至今,民間為老人賀壽時,仍以桃子作為祝壽象征。
5. 祈求功名的“馬上猴”。馬上猴的諧音和吉祥口彩是“馬上封侯”。與民間玩具中的“背背猴”(輩輩封侯)都是一個意思。猴與侯諧音。侯者,官也。(葛凱迪)
編輯:陳佳
關鍵詞:北京白云觀石猴 有哪些講究 不同石猴 有不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