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佛像收藏熱潮震撼來襲
2015年開始,中國佛像拍賣再次升溫。從拍品成交情況來看,打破了兩年來中國佛像拍賣價格持續(xù)下跌的局面,一些工藝精湛、存世量較少的明清佛像逐漸成為拍賣主角。
分析人士表示,佛教造像藝術是一門集宗教、歷史、藝術及工藝的藝術,體現著深厚的宗教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這也是人們對佛教藝術品收藏的興趣和熱情所在。
有關專家指出,佛像收藏者需要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市場經驗,藏家還要警惕贗品、次品,做到粗制濫造的新品不要,細節(jié)處理模糊或交代不清的拍品不收,有拼湊痕跡或留款新穎的不入。
佛像再度成拍場焦點
2015年中貿圣佳秋賣于11月20—23日在北京舉行!最受矚目的拍品是一尊王世襄舊藏的11—12世紀珍稀雙色銅合鑄釋迦牟尼佛成道像,1200萬元起拍,經過34輪激烈競價,最終定格在2600萬元,加上傭金2990萬元成交。
據稱,這尊佛像為王世襄先生舊藏,曾經兩度見諸于拍場,最早是在2003年嘉德秋拍中以79萬元成交;最近一次拍賣是在2010年春拍中以408萬元成交。這次中貿圣佳秋賣中則是以三級跳的方式增長,以2990萬元成交。
2015年開始,中國佛像拍賣開始升溫。從拍品成交情況來看,打破了兩年來國內佛像市場拍價持續(xù)下跌的局面,再次掀起佛像收藏熱潮。
10月4日,香港瀚海首拍在四季酒店完美落幕,“我佛慈悲”專場成交率達83%,其中紅銅鎏金的蓮花生及其明妃以2400萬港元落槌,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以1400萬港幣落槌。
10月6日,香港保利中國古董珍玩專場中佛像板塊表現突出,是整場的亮點,最終成交額4200萬港幣。其中明宣德銅鎏金無量壽佛成交價700萬港幣。
其實,中國藏家的佛像收藏史并不長。20世紀70年代,收藏佛教藝術品的藏家以外國人為主,拍場難覓華人藏家蹤影。直到20世紀80年代,除了日本、新加坡和臺灣藏家開始收藏佛像。
2003年前后,一批內地藏家開始收藏佛像,2006年開始急速升溫!2006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憑借1.166億港元的成交價曾轟動一時。中國人的身影也開始出現在海外拍賣場,并形成一股佛像收藏潮流,延續(xù)至今。
明清佛像尚未被爆炒
明代宮廷造像始于永樂年間,這一時期,宮廷還設置專屬的造像機構“御用監(jiān)佛作”,專門負責鑄造佛像和佛事所用的法器。到了清朝,宮廷造像的繁榮主要集中在康熙、乾隆兩朝,特別是乾隆時期,由于皇帝個人的信仰需要,故而佛像的造像量很多。
據稱,明清之前的佛像稱為高古佛像,也可稱漢傳佛像;而明清佛像,也可稱為藏傳佛像。在佛像市場上,藏傳佛像的收藏遠好于漢傳佛像。而海內外藏家則十分重視明清宮廷造像,于是明清的金銅佛像也逐漸成了收藏市場的主角。
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藝精湛、存世量較少,所以長期以來,在佛像收藏市場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無論是在價格方面,還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他時期的佛像藝術品不能相比的。
目前收藏價值較高的佛像大致有幾種:藝術性強的佛像、漢傳和藏傳各時代代表性的佛像、重要題材佛像、特殊工藝佛像、特殊歷史意義的佛像、大體量的佛像。
分析人士表示,佛像收藏迅速升溫,一個主要原因是受近年來佛像拍賣火爆的影響。隨著藝術品市場的調整進入尾聲,佛像收藏的回報會越發(fā)豐厚,尤其是高品質的明清佛像最值得投資收藏。
2006年,一尊明永樂釋迦牟尼坐像以1.04億港元落槌;在去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樂鑄銅鎏金釋迦牟尼坐像以2.36億港元成交。自此,中國佛像拍賣進入億元時代。
盡管如此,與國外相比,中國的佛像成交價還是明顯偏低。在目前國內收藏市場,質量稍微高一點的明清佛像,價格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甚至更高。
近年來,盡管佛像價格已經大幅上漲,但與書畫、瓷器、玉器相比,佛像藝術品還屬于尚未爆炒的收藏品,其價格也還遠遠沒有到位,從投資角度來看,佛像收藏應該還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而佛像收藏升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佛像尤其是金銅佛像制作精美,絢麗的紋飾、優(yōu)美的造型、慈祥的面容、寶光四射的魅力,在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還能“撫慰人的心靈”。因此被人們認為是“撫慰心靈”的藝術作品,這是其他藝術品所不能代替的。
編輯:陳佳
關鍵詞:佛像收藏熱潮 震撼來襲 中國佛像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