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
大雪不期而至,帶來寒流的同時,也裝點了大千世界。中新社日前報道,小雪節(jié)氣,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組雪景照,網(wǎng)友紛紛點贊,“白雪鑲紅墻,碎碎墜瓊芳,美得這么安靜”。更有網(wǎng)友造句,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南京就成了金陵,西安就成了長安……
雪落在北方的原野,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連著兩天,我在寒風中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頭頂是金黃的樹葉,腳下是金黃的落葉,視野所及處,則是白雪覆蓋下的各色建筑。往昔的堅硬和丑陋,在積雪的覆蓋下,都顯得格外內(nèi)斂,甚至有一種沉靜之美,這樣的景象,在以往并不多見。下雪后,尋常景致都有了不一樣的韻味,更何況原本就美得讓人心悸的故宮?
紅墻、黃瓦、白雪……顏色的反差固然是激發(fā)美感的一個因素,不過,之所以“北京就成了北平”,或有更多的意味。
北平是什么樣的?大抵多數(shù)轉(zhuǎn)發(fā)微信的人并不曉得,至多是從文獻中、乃至影視劇中得來的一些片段印象。比如《城南舊事》中清脆的駝鈴,巍峨的城樓等等;或者如沈從文抗戰(zhàn)勝利后寫下的文字,“歷史的莊嚴偉大,在北平文物上,即使不曾保留全部,至少還保留了一部分?!钡@些零碎的印象,并不影響人們篤定地認為,我們曾經(jīng)有過一個沉靜、美好的北平,而落雪正好是絕佳的穿越通道。
這種穿越,帶給人的心理滿足顯然十分強大。很多人拍攝的故宮角樓滄桑奇崛,引人遐思,實際上已經(jīng)具備了這種穿越的因素,只不過因其是局部印象,遠不如一場大雪來得鋪天蓋地罷了。
而日益現(xiàn)代化的新北京,盡管依然有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jié)合的美,但在人們的眼睛里,仍不免過于浮躁,炫目。色彩刺激雖然強烈,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并不能在人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更不要說有所謂的韻味了。嶄新的建筑也好,整個的色調(diào)也罷,很美,但那是一種張揚、跳脫、激情的美,恰恰缺少一點安靜。
落雪之后則不然,大地萬物統(tǒng)統(tǒng)在白雪的遮掩之下,整個世界顯得清寂、沉靜,有一種混沌初開的意味。這個時候,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到很熨帖,凝神靜氣,端然肅然,乃至有那么一點歷史感。
可見,穿越的背后,人們聚焦的還是當下的城市審美。不管是北京、南京還是大大小小的城市,我們的城市已經(jīng)足夠美麗,哪一個都是簇新簇新的,都有各自的醒目地標,都有各自的開闊廣場,但從審美的眼光看,卻也不免太過單調(diào),甚至“千城一面”,走到哪個地方,都會產(chǎn)生“似曾相識”的倦怠感。
尤其是近年來,國內(nèi)幾乎所有城市的景觀和面貌都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畸變,難以計數(shù)的有價值以及尚未來得及認識其價值的街區(qū)、建筑構(gòu)成的獨特的城市景觀,轉(zhuǎn)眼之間就土崩瓦解。北京的很多胡同、四合院,南京的很多梧桐、民國老建筑等等,都難逃被鏟除的厄運。一方面各地在花費巨資建設美麗城市,打造宜居社區(qū);而另一方面,城市的審美系統(tǒng)支離破碎,讓人喪氣。
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和靈魂,這就是人與自然在千百年共處互動中積淀下來的精神氣質(zhì)。北平有北平的氣質(zhì),金陵有金陵的氣質(zhì),那是北京、南京替代不了的。一場大雪,固然可以讓人們短暫地重回歷史現(xiàn)場,感受到城市獨具的美好,但若想這種感覺長期存續(xù)下去,還有待于城市管理者多一些沉靜和可知,停一停拆遷和建設的腳步,讓歷史在城市中延續(xù)。
1950年,文學史家曹道衡從無錫國專插班到北大讀書,初到北京?!暗角伴T站下了車,一出站,往內(nèi)城望去,就看到一大片房子,都是一色的紅墻黃瓦,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中反射得很亮?!@就是故宮’”。曹先生特意注明,那時北京的空氣特別好,晴空萬里,天總是那種鮮艷的藍色。想來,那時北京的色彩更豐富,也應該更接近北平。(胡印斌)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北京 北平 北京大雪